除非馬岱能夠成功地突破長城的某一處防線,然后猶如離弦之箭一般深入內地,并且一路上風馳電掣的向南疾馳猛進。
如此一來,他們就必須要憑借著讓敵人反應不過來的速度,迅速打穿由魏軍布防掌控的廣闊區域。
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最終與南邊的漢軍勝利會師。
進而得以依靠南邊源源不斷且極為充足的后勤補給,能夠繼續參與接下來的戰爭征程。
然而不得不說,這樣的設想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長驅直入穿過敵人的控制圈不被圍追堵截,又豈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呢。
哪怕只是出現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差錯,或者在處理某些關鍵問題時稍有不當之處。
恐怕都會導致整支軍隊遭遇覆滅,就連身先士卒的馬岱本人也極大概率會命喪于這條南征的艱難道路之上。
盡管馬岱想要率軍打入此地面臨著重重險阻和巨大風險,但事實上魏軍也不會采取這樣的方式誘敵深入然后干掉他。
對于魏軍而言,他們絕對不能允許漢軍打進來。
這其中的原因非常簡單明了,如果漢軍真的成功攻入,那就等同于向泄歸泥、劉豹以及禿發匹孤等眾多胡人傳遞出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魏軍已經虛弱了”。
一旦這個信號被胡人接收到貪婪野心的種子便會立刻生根發芽。
那么必然會引起這些胡人的蠢蠢欲動甚至大規模躁動,一群鬣狗爭搶食物。
到那時,北方局勢將會變得愈發難以控制,整個局面都可能因此陷入極度混亂之中。
然后這種情況極有可能被馬岱所利用,從而掀起一場墻倒眾人推的劇目,諸多角色一起瘋狂的瓜分曹魏并州的盛宴。
倘若局面果真如此發展下去,那么首當其沖被淘汰出局的必然會是曹魏一方。
對于司馬懿而言,這樣的結果絕對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司馬懿心里非常清楚,作為被曹魏殺了全家的馬岱,因為漢朝廷給他的恩遇讓他擁有的煊赫顯耀的身份。
以及他對曹魏那深入骨髓的國仇家恨,已然決定了他必定會成為曹魏不共戴天的死敵,他和哥哥馬超一樣痛恨曹魏。
所以,想要讓馬岱向曹魏投降這條路子壓根就行不通。
不得不說,劉禪能夠獨具慧眼地將馬岱安排到對抗魏國的前線位置上,也是展現出其作為一國之君已經逐漸成長起來,并且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用人技巧與策略。
如果此刻站在對面的是其他將領,司馬懿興許還會考慮盡量削減北方戰線的兵力部署,以便抽出更多的人馬交由自己親自統率,進而揮師南下投身于與漢軍展開的主戰場對決之中。
然而,如今面對的對手偏偏是馬岱。
司馬懿深知絕不能輕易給予對方任何一絲一毫有可能破釜沉舟、孤注一擲發起猛攻的可乘之機。
他不會賭馬岱能否忍住,料敵從寬,不能給對方豁出命去也要干廢曹魏的機會。
總而言之,司馬懿的那雙眼睛深邃而銳利,一點跡象都難以逃脫其洞察。
他心中猶如明鏡一般,早就將眼前發生的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