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像這樣到現在仍然留在此地的地主畢竟只是少數,占據原先地主總人數的比例并不大。
在戰爭剛一爆發的初期,絕大部分的地主豪強便會毫不猶豫地收拾起家中值錢的財物,帶領全家老小匆匆忙忙地逃離家鄉,前往其他相對較為安全的地方躲避這場戰亂。
而那一小部分在漢軍開始行動后始終沒有逃走的人們,實際上他們內心早已做好了盤算。
這些人會等待最終勝負的揭曉,一旦某一方明顯占據上風,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立刻投身于勝者麾下,以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程畿不敢有片刻停歇,因為每一分每一秒對于他和朝廷來說都至關重要。
此時此刻,趙云精心調撥的一萬精銳兵馬條不紊地從已被漢軍牢牢掌控的渡口渡河。
大量將士迅速登上河內地界,并馬不停蹄地趕來支援正在圍攻溫縣營地的部隊。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漢軍士兵抵達戰場。
程畿時刻關注著兵力的變化,仔細估算著圍城兵馬是否已經達到了一個基本的合格線。
終于,當他確認兵力足夠時,毫不猶豫地率領一部分軍隊立刻抽身離開,轉而向周圍的地界展開進攻。
此時此刻,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高級將領,整個漢軍隊伍從上到下都清晰地認識到,他們成功地渡過了黃河。
眼前那一座座尚未插上大漢旗幟的城池仿佛就是軍功的化身,散發著誘人的光芒,而這無疑意味著大量建功立業的機會擺在面前。
正因如此,每一名漢軍戰士都士氣高昂,奮勇向前,生怕錯過了這難得的立功良機。
如果作為將領的程畿稍有遲疑或不夠積極主動,恐怕都會被急切渴望戰功的眾人強行簇擁著出兵。
與此同時,在河東地界上岸的漢將王連和吳班等高層將領們同樣察覺到了魏軍的頹敗之勢。
經過一番偵查和分析,他們大致了解到本地的城池中所駐守的魏軍數量稀少,根本無法抵擋漢軍的凌厲攻勢。
因此,這些城池對于漢軍而言幾乎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克,其中蘊含的軍功更是令人垂涎欲滴。
另外,孤軍在野外的夏侯霸也是一筆移動的大功。
于是乎,他們在那風陵渡,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兵馬鎮守,肩負起為后續部隊順利渡河守護通道的任務。
待安排稍微妥當后,兩位將領當機立斷,立刻分兵行動。
屯騎校尉王連率領麾下兵馬沿著黃河一路北上,其目標明確,乃是要前去攔截曹魏的河東太守夏侯霸所部。
與此同時,吳班將軍亦是毫不遲疑地統率軍隊朝著安邑挺進,盤算著趁魏軍尚未來得及回防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夏侯霸的老巢。
正所謂“兵貴神速”,吳班深知若是王連不能成功堵截夏侯霸,自己這邊的進軍時間就是勝利的關鍵。
簡而言之,這次分兵便是兩手準備,準備一舉奠定河東的勝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