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朱元璋開始,就非常重視皇子的教育,并親自建立健全皇子教育制度。
諸皇子的學業難度,以及管理之嚴苛,堪比后世河北某水學校……
明朝這邊,要是非要找出一個昏君來的話,或許那位號稱“大明戰神”的朱祁鎮能夠算得上吧。
至于最終導致明朝滅亡的崇禎帝嘛,盡管他確實沒有足夠的能力挽狂瀾于既倒。
但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心一意想要拯救大明江山,立志成為一代賢明君主的。
頂多能說他志大才疏能力有所不足,但若硬要說他是昏君,就有點太公平了。
總之,經過對長達兩千多年封建帝制利弊得失全面而深入思考后,劉禪深深地領悟到了教育對于一個國家、一個王朝而言所具有的至關重要的意義。
無論是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承受多大的壓力與辛勞,都必須全力以赴將眾多皇子們的教育工作做好。
特別是對于未來皇位繼承人太子的培養,容不得絲毫懈怠。
在這項關系到國家根基穩固的重大事務當中,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本人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而是要積極參與其中,并建立起家長與老師之間常態化的溝通機制,以便能夠共同對皇子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
當然啦,此時的劉諶年僅三歲,按照后世的標準來說,這個年齡甚至還不到上幼兒園的時候。
所以讓他現在就去拜師學習顯然為時過早。
然而,愛子心切且深謀遠慮的劉禪卻早已未雨綢繆,提前開始為自己的幼子物色合適的啟蒙老師了。
話說回來,其實劉禪也無需在這件事情上面花費過多的心思和精力。
因為他身邊有著一個萬能工具人諸葛亮。
以諸葛亮那淵博的學識,教一個也是教,教兩個也是教。
正所謂“能者多勞”嘛,像這樣的重任除了交給諸葛亮之外,還有誰更適合擔當呢?
就在諸葛亮剛剛啟程離開不久之后,一則令人驚喜的消息迅速傳到了皇宮。
劉禪的師母、同時也是那位丞相大人的夫人黃月英懷上了身孕。
得知此事后的劉禪心情激動萬分,他深知這個孩子對于恩師一家來說意義非凡。
沒有絲毫猶豫,他當即下令讓身邊最得力的心腹宦官黃皓帶上大量的珍貴禮品,趕往丞相府邸表示祝賀。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黃月英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與呵護,劉禪還特意從太醫院精心挑選出十幾位醫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名醫高手,派遣他們長期駐守在丞相府內,隨時待命。
由于當前國家正面臨著重大的軍國事務亟待處理,身為丞相的諸葛亮肩負著重擔早已踏上了征程。
就算他心中對家中即將迎來新生命充滿期待,但身負重任的他實在無法抽身返回。
在此情形之下,作為皇帝又是弟子的劉禪自覺有責任全心全意地照料好師母及其腹中胎兒。
其實,劉禪一直都頗為擔憂諸葛亮早些年過于專注于繁忙的政務工作,從而疏忽怠慢了自己的小家庭。
尤其是看到老師遲遲未能擁有子嗣,他更是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