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只見萬箭齊發,如蝗蟲過境一般鋪天蓋地地向著那群魏人逃兵射去。
只聽“咻咻”之聲不絕于耳,無數箭矢如同閃電般劃破長空,帶著凌厲的風聲直直地激射而去。
那些魏人根本來不及反應,眨眼之間便被密集的箭雨射中,紛紛慘叫著倒地身亡。
就連那縣令也未能幸免,一支利箭精準無誤地穿透他的咽喉,讓他當場慘死。
漢軍成功地擊敗了這群魏人的逃竄部隊,吳懿下令副將率領一部分兵馬繼續向北挺進,收復蒲子城。
而他自己則選擇留在北屈,鞏固剛剛取得的勝利成果。
再說那蒲子城,城中本來就沒多少守軍,如今眼見漢軍王師如天兵天將般兵臨城下,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哪里還有半點抵抗之心?
于是乎,城門大開,守城的士兵們紛紛表示愿意歸降大漢,漢軍不費吹灰之力便順利地拿下了蒲子城。
隨著蒲子城的陷落,至此,河東郡除了永安城仍在司馬懿精心構筑的防御陣線之下穩穩堅守之外,其余各地皆已被漢軍攻破。
捷報迅速傳至襄陵城幽并大都督的指揮營帳之中,諸葛亮聞此消息后,微微瞇起雙眼。
凝視著地圖沉思片刻,而后緩緩開口道:“依目前形勢來看,吳懿將軍及其所部人馬暫且不宜繼續貿然進軍了。”
由于即將帶領大軍與司馬懿在永安——霍大山一帶形成對峙之勢,所以糧草和后勤保障務必優先供應到中軍這里來。
如此一來,其余各路人馬的進擊步伐就不得不減緩下來,從原本的積極主動進攻態勢調整為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司馬懿一心想要把諸葛亮困在此地,使其無法更進一步。
而諸葛亮其實也想讓司馬懿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此。
其實,早在之前,陛下劉禪便已在上黨精心布置了一張暗藏的王牌。
這張底牌會在日后雙方對峙進入白熱化階段時,給予司馬懿所率軍隊的軍心以致命一擊。
然而,就目前而言,諸葛亮需要同時處理多方面事務。
首先,他派出一部分人手深入襄陵地方,收容當地的流民,并著手修復破損的道路,清除城中的廢墟以及妥善掩埋戰爭遺留下來的眾多尸體。
另一方面,則派遣專人前去督促后勤部隊加快速度,將數量眾多的拋石機、熱氣球以及威力強大的三弓床弩盡快運輸到前線戰場。
畢竟,未雨綢繆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無論是誘敵深入之計、突然襲擊之策還是正面強攻之舉等等各式戰術手段,他都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以應對接下來戰場上可能瞬息萬變的局勢。
諸葛亮站在營帳前,手中輕搖羽扇,目光深邃地凝視著遠方。
他心中已然明了,接下來司馬懿必然會使出的“萬年老鱉”龜縮戰術。
這如同堅不可摧的王八殼一般的防御策略,無疑成為了朝廷大軍挺進并州路上的最后一道、同時也是最為巨大的障礙。
盡管身后有著皇帝陛下親自坐鎮,確保了后勤補給的暢通無阻,使得諸葛亮無需為此煩憂。
但長時間的對峙對于戰局而言絕非上策。
從政局角度來看,身為人臣的他理應盡快響應皇帝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