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向外拓展友軍力量遭遇重重艱難險阻,曹叡毅然決然地選擇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提升自身內部的實力。
作為頗知兵的政治家,曹叡相當清楚,一方面要想增強國家實力,必須加大對軍事領域的投資力度。
為此,他不僅大力發展軍事技術,全力提高兵器和甲胄的鍛造產量。
同時,還需不斷改良各種武器裝備,如威力巨大的拋石機以及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強的強弓硬弩等。
然而,實現這些目標并非易事,因為它們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錢和糧食資源。
在此情況下,曹叡果斷采取了另一項重要舉措,即大開商禁。
他下令免除各郡縣之間的貿易關稅,以此刺激商業活動的蓬勃發展,進而帶動經濟的繁榮昌盛。
與此同時,為了籌集更多的發展資金,曹叡借鑒了漢朝朝廷的做法,推行官府借貸政策。
具體來說,就是以政權的信譽作為抵押物,并以未來的稅收收入作保障。
向那些擁有充足錢糧的富人或大戶借貸所需的資源,從而推動當前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
當初,曹叡首次接觸到這種商業形式的官府借貸操作時,內心不禁大為震驚。
此前當然也有借貸之法,但是那種方式比較落后。
是以當權者本人為借貸人,以自身的權柄威勢威逼利誘式的借貸,往往只能定向在一些熟人之間。
而這種操作是將官府當做法人,可以面向廣大群體,便是當權者跟絕大多數富戶都根本不熟,也能通過官府與他們進行信貸。
憑借其與生俱來的政治敏銳性和卓越智慧,曹叡很快便洞悉了其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與優勢。
他深知,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這種策略,用未來的財富來助力當下的自身發展。
那么未來的自己必將變得更為強大,國家日益興盛繁榮到時候,這些欠債也就算不上壓力了。
他當機立斷地派遣出一大批心腹和精明能干的細作,并積極鼓動那些世家大族去跟漢朝廷的官員們相互通信探討與此相關之事。
如此一來,便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大致掌握并了解到劉禪對此事的具體操作細節的七七八八。
待曹叡成功掌權后,幾乎沒有絲毫停歇,立刻著手籌備起這項工作來。
然而,就在這整個操作流程之中,曹叡深切地領悟到了一個道理。
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似輕而易舉,但真正付諸實踐時卻困難重重。
老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有道理的,大多數人都能看穿局勢的趨勢。
因為一直戰敗,所以說曹魏政權所擁有的政府信用明顯并不是那么的珍貴和有價值。
正因如此,曹叡剛開始的時候壓根兒就無法籌集到足夠數量的錢糧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