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曹叡此次行動簡直就是公然地對瑯琊王氏以及其他眾多士族豪強展開欺壓。
然而,這位聰慧且深諳權謀之道的君主并非僅僅揮舞著大棒,卻絲毫不給對方一點甜頭。
就在他成功鞏固住兵權之際,一道道詔令迅速頒布開來。
此道詔令明確指出,要征召瑯琊王氏中的王肇擔任自己兼領的兗州牧幕府的主簿一職。
與此同時,又上表舉薦王覽出任東萊太守。
說起這東萊郡,它位于山東半島的最東部邊緣地帶,那里如今呈現出一幅鳥語花香、寧靜祥和的景象。
換句話說,就是個人煙稀少、較為偏僻之所。
如此安排,無異于一腳將王覽遠遠地發配到了極東之境。
不過話說回來,盡管地處偏遠,這東萊太守好歹也是個握有實權的兩千石官職。
不僅如此,曹叡更是直接賜予王覽關外侯的爵位,這般恩賞倒也稱得上是一份頗為誘人的“大棗”。
畢竟王覽身上除了給他送來上萬兵馬之外,并沒有實際的軍功。
至于那位瑯琊王氏的重要人物王祥,其職位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像泰山郡這樣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曹叡豈敢輕易交由必然會與自己心生嫌隙、背道而馳的瑯琊王氏來掌控。
所以,王祥被調離了泰山郡,只是并沒有像他弟弟那樣前往了某個相對次要一些的地方任職。
曹叡并沒有接受曹纂提拔王祥為卿將其束之高閣的建議,而是決定表奏王祥擔任豫州刺史一職。
此時的豫州,局勢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隨著漢軍的步步緊逼和凌厲攻勢,豫州的幾乎全部地區已逐漸落入漢軍之手。
曹魏手里還能掌握的只有分散開了的一些縣城,連一個像樣的郡國都沒有。
這就使得所謂的豫州刺史之位,實質上變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虛銜。
原本坐鎮豫州的刺史乃是雍國相賈逵,但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他早已無心打理豫州那堆令人焦頭爛額的事務。
而且由于豫州淪為敵占區,新任的豫州刺史不僅要肩負起抵御敵軍的重任,更需親臨前線與敵人展開爭斗。
相較于之前所任的東萊郡太守一職而言,此次對王祥的任命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確實受到了更多的重用。
但問題在于,王祥本就在泰山郡擔任著擁有實際權力的太守,且干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
如今卻突然遭此變故,被迫離開熟悉的崗位,被安排到這么一個看似不上不下、處境尷尬的職位上去。
從常理來講,這實在難以稱得上是一次升遷之舉。
不過好在曹叡還算厚道,除了給予王祥豫州刺史這個職務外,還額外封賞了他關內侯的爵位。
如此一來,總算能讓旁人找到一些理由,將這次變動視作一種加官進爵的表現。
就明擺著奪你們的權柄了,怎么著吧,是忍氣吞聲,還是拔刀相向。
無論是哪種,曹叡都做好了準備,而顯然,瑯琊王氏作為典型的士族,同樣非常擅長隱忍。
王祥和王覽還有一眾被征辟的士族子弟幾乎都選擇了乖乖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