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征伐,無論是人力、物力,漢軍對剛經歷過蝗災和戰火的曹魏都是碾壓級別的。
魏延的速勝,可以說從他決定采取這樣的戰術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下來了。
無論魏軍在城中囤積多少糧食,留下多少守軍,準備堅持多久,都改變不了。
魏延準備了將整座城葬送在火海里的充足火藥。
這次是燒了一半的城池敵人才投降,如果他們不投降,魏延完全可以繼續燒。
這一切,當然都是劉禪允許的,如果說中路軍的作戰是要穩的話,那右路軍的作戰就是要快。
既然能用錢來買時間,那么劉禪自然是能豪擲千金的。
大規模開展屯田政策,數年的積累在后,劉禪無需再憂慮糧食短缺。
與此同時,鹽鐵官營之策的施行,令劉禪資金充裕,不再為錢財煩憂。
尤其是將官鑄錢幣與糧食緊密關聯的政策,使劉禪得以牢牢掌控物價水平。
誠然,劉禪并不是那么有錢,因為用錢之處甚多,諸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接連不斷,資金耗費如流水般迅疾。
然而,若是說劉禪缺錢,那也是不對的,畢竟若果真如此,此前所推行的屯田、鹽鐵官營以及官鑄錢幣等一系列政策豈非徒勞?
歷經多年持之以恒的拼搏與努力,現今的劉禪已然具備駕馭整個帝國經濟發展趨向的能力。
對于何時應當放緩步伐稍作休整,又或何時無需停頓持續推進,他心中皆有明晰的判斷。
正因如此,這場戰爭的進程毫無懸念,一切皆依既定計劃穩健前行。
雖然冀州的曹霖和青州的曹叡都盡可能的采取行動,集結兵馬以應對漢軍了,但是效果有限。
他們不是一般的虛弱,而是非常的虛弱。
其實,這場仗在使用軍事手段之前,劉禪就已經采取各種手段削弱敵人了。
比如經濟戰,間諜戰。
曹魏境內自從廢除貨幣政策之后,境內的商貿市場立刻就被季漢分量充足的五銖錢給占領了。
劉禪暗中指使麾下商旅團隊于冀州、青州兩地實施大規模針對非糧食貨物的采購行動。
商人們不僅廣泛搜羅各類非糧食作物,且大量收購。其中包含珍貴藥材,如人參、靈芝等。
各類瓜果經濟作物,如甜瓜、葡萄等。
此外,還有有多少買多少的皮毛、馬匹、牛羊等牲畜。
因收購規模龐大,頻率頗高,當地世家大族和豪強們未幾便察覺其中蘊含的巨額利潤。
他們欣喜地發現,參與此類交易,可賺取大量五銖錢。
有了充裕的錢財,便可隨心所欲購置心儀已久的奢侈品。
如清香撲鼻的茶葉、精美絕倫的蜀錦等。
甚至還可以買到武器軍械,借此增強自身實力。
在如此誘人的利益驅使下,這些人紛紛開始苦思冥想,千方百計擴大自家土地用于種植非糧食作物。
尤其是對各類中藥藥材的種植,更是全力以赴,幾近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