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姜維從馬城出兵,向東南進發,襲破下落城。
然后渡河進攻上谷郡的涿鹿縣,這里本就沒留下多少鮮卑兵。
他們最多對拓跋力微起到了一個警戒的作用,告訴他漢軍從西北邊殺過來了。
到了四月中下旬,姜維便已經迅速的掃蕩了上谷郡,而后向涿郡進攻。
代郡只需傳檄而定就行,因為在拓跋力微準備搶一波跑路的時候,代郡就已經處于不設防的狀態了。
不過到了涿郡這里,拓跋力微就留下不少部族守城了,而且他擄掠的漢人也基本都安置在這里。
而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不僅沒能為他起到防御作用,反而加速了此地的淪陷。
首先良鄉見到漢軍來了,城中漢人便對身邊的胡人下手,狠狠廝殺一通,并且開門放漢軍入城。
并不是他們有多么強烈的民族觀念,而是他們懂得識時務者為俊杰的道理,企圖用這樣的方式立功而已。
城中的鮮卑胡人不是被殺就是被俘虜。
而后便是涿郡涿縣,一聽漢軍來了,這里的漢人父老鄉親更加激動。
在一些有見識的漢人的攛掇下起事獻城,不過這里的鮮卑人留守勢力比較強大,漢人起義沒打過他們。
但也相當程度的削弱了鮮卑人的力量。
然后再見識到震天雷、拋石機,乃至于晚上升起的熱氣球后,這些沒見過世面的鮮卑人還以為薩滿神懲罰他們來了。
于是,守軍抵抗意志迅速降低,涿縣很快就被漢軍攻破。
四月底,姜維徹底控制易水以北的地區。
得到警報的拓跋力微,已經率軍向東去了河間國。
而被鮮卑人洗劫一番的冀州北部,曹魏軍的實力也被狠狠削弱了一番,之后漢軍攻打起來就更是探囊取物了。
同樣在四月,句扶等掃蕩趙國、胡濟等掃蕩清河國都非常順利,蹦出來很多漢室忠臣喜迎王師。
而馬岱和王平也在這時掃蕩了常山國,然后他們全都向巨鹿郡進攻,堵截曹魏皇帝的生存空間。
劉禪則是攻破了廣年、斥章、廣平、列人以及巨鹿五縣,將曹霖布置在巨鹿郡南方的最后兵力全部吃下。
建興十年四月二十一日,漢軍主力包圍巨鹿郡的治所廮陶縣。
對于漢軍來說,這不過是又一個鄴城而已,而更妙的是,曹魏的皇帝曹霖已經無處可去,被包圍在城中。
城中爆發了激烈的政治斗爭,曹魏群臣分為主和派和主戰派兩家吵的不可開交。
當然,主和派是說起來好聽,實際上就是投降派。
戰事之初期,因為皇帝的扶持,主戰派還能壓制主和派。
而到現在,主戰派已經勢微,主和派經常勸降皇帝,表示他現在認清現實,說不定還能得封安樂公。
當然,這是他們的一廂情愿,季漢這邊才沒有公爵爵位呢。
逮住曹魏的皇帝,對曹魏的戰爭基本上就已經徹底勝利了七八成了。
因此,此時劉禪的關注點在右路軍。
三月底的時候,丁奉順利登陸萊州灣,登陸作戰成功后,便包圍了壽光。
桓麟分兵配合東萊郡的兵馬進攻北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