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曹爽已然集結軍隊,嚴陣以待,與那不斷沖鋒向前、來勢洶洶的魏延所率之軍短兵相接。
此時,曹叡的行營安扎在濟水北側的臨濟之地,而魏延則從濟水南岸發起渡河之戰。
只見魏延遣派眾多士兵四處尋覓舟船,欲迅速搭建一座橫跨濟水河的浮橋,以盡早展開凌厲攻勢。
未幾,一座簡易卻實用的浮橋已然初具規模。
然而,曹爽豈會坐視不管,他親自統率大軍鎮守在濟水北岸,命令手下將士紛紛舉起強弓硬弩,向著正在渡河的漢軍猛烈射擊。
霎時,箭矢如雨,鋪天蓋地般射向漢軍,妄圖以此阻止他們順利渡河。
但是,漢軍戰士皆英勇無畏,面對魏軍如蝗般密集的箭雨,他們毫不畏懼地高舉巨大盾牌,艱難而堅定地繼續搭建浮橋。
不僅如此,漢軍更憑借更為先進銳利的弓弩,向對岸的魏軍展開反擊。
須臾,雙方激戰正酣,互不相讓,戰況異常慘烈。
盡管魏軍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御漢軍如虹的士氣和強大的戰斗力。
漸漸地,魏軍的抵抗成效愈發微弱,根本無法切實有效地阻止漢軍渡河。
終于,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漢軍成功強行渡過濟水河,并開始陸續登上河岸。
眼見局勢每況愈下,曹爽當機立斷,毅然率領麾下最后的騎兵疾馳上前。
他深知此乃關鍵時刻,若不能趁漢軍甫一上岸、陣腳未穩之時給予其沉重打擊,后果將不堪設想。
故而,曹爽決意擊敵半渡,率領騎兵全力沖殺漢軍,妄圖將這些膽敢渡河的敵人驅趕回水中。
這種擊敵半渡的策略完全正確,但是,魏軍的戰斗力并不足以使得戰術能夠實現。
登岸的漢軍士卒與魏軍騎兵對峙而立,手持大盾和長矛,為后續部隊開辟登陸之地,步步緊逼,迫使魏軍騎兵難以靠近。
須臾,一隊士兵成功攜馬登陸,漢軍旋即組織少數騎兵悍然沖擊魏軍騎兵,毅然與之近戰。
曹爽統轄的魏軍騎兵在大漢鐵騎面前,猶如稚童,無論士卒素質、戰斗經驗,亦或裝備精良程度,皆難以與之匹敵。
漢軍騎兵揮動長槊、長矛、鐵蒺藜骨朵,猛擊魏軍騎兵,勢如破竹,將其紛紛擊落馬下。
曹爽的騎兵很快就潰不成軍。
然后曹爽當機立斷,決定在部下的護送下撤進城里。
只要把城門一關,再派重兵把守四面,那就妥妥的。
守城的家伙事兒早就統統搬到城墻上,就等著長期守城,城墻上到處都是強弓硬弩和投石機。
震天雷、熱氣球啥的也都見過,那熱氣球可以用強弩攻擊,只要攻擊的足夠密集,總是能奏效的。
還有聽甕,就算敵人挖地道也不怕。
只要城池還在,那就沒啥大不了的,這仗還能繼續打下去。
然而,他太深入了,漢軍鐵騎早就盯著他呢,不會給他逃跑的機會。
于是,不久后,曹叡便得到消息,悲痛地倒下大哭:“昭伯啊,昭伯……”
曹爽死了。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