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文化水平之低簡直超乎想象,可以說都達不到焚書坑儒的程度。
這些三韓人連書都沒有,也沒有文字。
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存在專門負責文書處理等事務的官吏,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
不過,幸而他們向中原王朝朝貢過,中原的歷史典籍中將他們的存在記錄下來。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經提及道:
在桓帝和靈帝統治末期,韓濊一族勢力逐漸強大起來,當地的郡縣已經難以對其加以有效控制,以至于眾多百姓紛紛流入到韓國境內。
這便是關于“韓國”這一稱謂的最早記錄所在。
其他的相關記載等都表明這是很原始的部落,或說其是倭人近屬。
總之,因為沒有記載,過了幾代人后他們就忘記了曾經被揍過的歷史,不知道雙方的實力強弱。
而在擊敗燕國的軍隊之后,甚至覺得自己十分強大。
面對三韓使者自大的樣子,關平也不慣著他們。
直接取出西漢孝武皇帝,遣兵征伐衛滿朝鮮后,于朝鮮半島北部及中部所設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的典故說事。
并宣稱:“四郡的土地自古以來就是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告訴他們現在引兵而退,還能免除刀兵,可如果他們不識抬舉,那么大漢王師就要親自收復失地了。
關平宣稱領土范圍
對于關平的強硬態度,使者們大驚失色,沒想到這人竟然這么不識抬舉。
而且,交出四郡?這可是半島七分之六的領土,那他們不是要被擠到犄角旮旯里?
甚至還放狠話:“我們有十萬大軍,我們的王絕對不會忍受這樣的屈辱?!”
關平直接命人將他們叉出城去,然后開始積極謀劃進軍事宜。
此時此刻,劉禪正坐鎮遼西郡,饒有興趣地觀看著夫余、高句麗與公孫淵三狗相爭的大戲。
他停止進軍并不是為了讓他們互相消耗,這只是被動達成的效果。
實際上,劉禪是在組織大量郡縣以及鄉亭村級別的官吏跟進。
每打下來一個地方,都要迅速地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恢復秩序,進行戰后重建。
青州、冀州、幽州是如此,接下來的平州也是如此。
沒錯,劉禪打算在幽州之外再設置一個新的州。
范圍囊括半島東部的臨屯郡和玄莬郡,向北包括高句麗、夫余地區。
所以,接下來要做的重點任務不是軍事任務,而是建立行政,與調派足夠的資源進行生產建設。
摧毀敵人很容易,但是安排基層的官吏們去進行管理則是一個麻煩事。
與中原百姓皆操同一種語言有所不同,這些官吏尚需教導此地原住民學習漢話并識字。
繼而建立村落,展開屯田,修筑道路,確立起基本的秩序進行統治。
籌備大量的人力物力,一邊開疆擴土,一邊將這些基層行政班子撒到東北大地上去,才是劉禪要做的事情。
而讓這些人力物力就位,才是劉禪目前等待的根本原因。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