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并不是騎在人頭上,而是奴隸扛著的木轎子,又稱架籠。
架籠
所以,他們逃跑起來也是頗為費力的。
校尉柳隱發覺那坐轎子的三韓高層,又看了看漫山遍野的三韓潰兵。
一咬牙,便命令麾下騎兵四散抓俘虜,而他自己只帶著十幾名親兵沖著那群坐轎子的家伙沖去。
追殺一個時辰,柳隱竟然損失了兩名騎兵才殺到這些人跟前。
奪路而跑,兩條腿都跑不過四條腿,更別說抬著轎子的奴隸了。
眼見被柳隱率領騎兵追上,不斷殺來,辰王大驚失色,但看到對方只是十七具鋼鐵野獸,復又定了定心神。
自己周圍可是有上千人啊,于是辰王憤怒的下令:
“圍上去,殺光他們。”
奴隸們到底是畏懼奴隸主,一個個用血肉之軀撞擊尖兵利刃。
尸體堆疊,乃至于馬蹄不能馳騁。
“下馬步戰!”
柳隱勇武非常,十分悍勇,一個人砍殺十幾人后依然氣息磅礴。
下馬之后的騎士就是重裝步兵,依舊能碾壓敵軍。
尸體堆積成小山包之后,各個渾身浴血,又損失兩騎后,換掉了敵人數百人。
就算是奴隸再畏懼奴隸主,也被這樣的戰斗傷亡給擊潰了戰斗意志,不斷開始逃亡。
辰王也驅趕著抬著他的奴隸飛快逃跑,期間不斷用彈弓反擊追上來的柳隱。
直到柳隱將佩劍扔出,扎中一名轎夫,受力不穩咣當一下,辰王被摔在地上。
柳隱沖上去肉搏,捏著拳頭,對著辰王就是一頓大漢禮儀之邦邦邦……
戰后,經過統計,斬殺俘虜的敵人數量接近三萬人。
包括辰王在內的部落首領、貴族七百多人,基本上屬于一戰干廢三韓。
隨后,進軍掃蕩,王師所到之處,無不勢如破竹。
七月中旬,關平圍困三韓名義上的首府目支國。
目支國乃是三韓第一大城市,城中人口足足一萬,相當于中原一個兩千戶的小縣城。
而就城池建筑的工藝技術來說,如果有人敢給劉禪修筑這樣的城池,那么他一定會被絞死。
低矮破敗,頂多能防御那些矮個子的倭人,對于高大的中原人來說,這樣的城墻也就比拒馬有用一點點而已。
然后漢軍開始攻城,然后這座城池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就被漢軍全部占領,三韓政權覆滅。
哪些該殺,哪些可以留下來俘虜教化也很好分辨,看衣著,衣服好的抓起來審問,或殺掉,其余人為俘虜。
七月行動結束,半島的戰火基本上停歇,只剩下一些偏遠的山林還有沖突。
而已經挺進到遼東屬國的劉禪得知匯報后,便提拔關平為平州治中從事,兼任朝鮮都督,統兵鎮守半島。
拜柳隱為都亭侯,任臨屯郡太守,同時將半島最南端三韓舊地設置為釜山郡。
以東吳降臣、鐘離牧的父親鐘離緒為釜山郡太守。
之后對半島的治理策略,主要集中在遷徙和殖民兩方面。
遷徙本地的人口去河北屯田漢化,然后將漢人農業人口殖民過來,在這里開墾大量的耕田建設村莊、鄉亭,充分建立郡縣政權。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