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旦軍隊介入,不僅會擾亂正常的稅收秩序,還可能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混亂和沖突。所以,這支專屬的稅務武裝力量只能管稅收并且只聽從皇帝。”
司隸校尉麾下擁兵千余,遂成京城要職,稅務司郎中若掌稅務之武裝,亦能成位卑而權重之雄職。
人數必須充足,唯有如此眾多的數量,方能真正震撼人心。
此外,為了杜絕稅卒與地方上那些居心不良之人相互勾結、沆瀣一氣的情況發生,理應借鑒軍隊中的輪換制度。
即讓這些負責稅務工作的人員在一地工作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年。
一旦期滿,他們就必須調任他處繼續履職。
如此,不僅可有效避免長期駐守一地可能滋生的腐敗,更能確保稅收工作始終公正、透明、高效地進行。
唯有稅務部門具備強大力量與有效手段,方能切實為國庫收繳稅款。
此稅務部門不僅需實力過硬、手段強硬,更要擁有堅毅果敢之氣勢,如此方可令京城那些位高權重者心生懼意、雙腿戰栗。
于大漢而言,偷稅漏稅之行為實乃僅次于謀反之大罪,與貪腐、不孝屬于同等的罪孽。
即便面對京中權貴勢力,稅務司郎中亦應毫無懼色,毅然派遣一隊訓練有素且英勇無畏的稅卒直入其府邸。
這些稅卒手持冰冷堅硬的鐵鎖,毫不手軟地將目標人物擒拿束縛。
稅卒們敢將那寒光閃閃的鋼刀橫在權貴脖頸之,會以冷峻嚴肅的口吻向其宣告:要么如數繳納稅款,要么死。
在劉禪的強意志下,一年的時間里稅務司郎中的稅卒武裝還是建設了起來。
然后,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銀山最終還是被找到了。
建興二十七年,征夷將軍司馬昭站在一座新發現的大礦山前,目光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這座銀山的規模遠超他的預期,銀礦脈綿延數里,礦石含銀量極高,甚至能支撐大漢帝國未來數十年的財政需求。
“開礦!”司馬昭揮手下令,數萬倭人將作為礦工再次貢獻他們的余生。
隨行的工匠們也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在山腳下搭建礦場和冶煉工坊。
司馬昭親自監督工程的進展,確保每一個環節都高效有序。
他還從當地招募了大量勞動力,并從中原調來了經驗豐富的礦工和冶煉師,以確保銀礦的開采和冶煉能夠順利進行。
幾個月后,銀礦正式投產。
礦石被源源不斷地開采出來,經過冶煉后,成錠的白銀被裝上車隊,運往東瀛的港口,再從那里通過海路送往中原。
于是,銀本位的貨幣改革也開始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劉諶與戶部、工部的官員們日夜商討,制定了詳細的貨幣政策方案。
以白銀為基礎,重新鑄造貨幣,并規定白銀與銅錢的兌換比例。
同時,他們還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設立銀庫,用于儲存和流通白銀,即銀庫錢行,簡稱銀行。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