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唐懿宗沒有想到的是,高駢掛帥出征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接收不到前線發來的消息。如此重要的戰爭,主帥居然失聯了,朝廷對戰爭處于失控狀態。
唐懿宗于是向前線監軍李維周了解情況,卻得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高駢擁兵不前,玩寇自重,圖謀不軌
唐懿宗大怒,立刻調派大將王晏權趕往前線,接替高駢,急召高駢回朝,打算重重地貶他。
唐懿宗余怒未消,卻又得到另一份截然相反的前線奏報交趾大捷
報捷之人是高駢的親信,隨捷報而來的,是南詔大元帥段宗榜的人頭。
原來,監軍李維周對赫赫威名的高駢是羨慕嫉妒恨。早在高駢初到前線時,李維周就動了借刀殺人的心思,屢次催促高駢出兵討伐,并與高駢約定好,由高駢先率五千士兵打先鋒,李維周率主力隨后跟進。可當高駢率領五千兵馬出征之后,李維周卻不發一兵一卒,想借南詔之手害死高駢。
沒想到剽悍的高駢愣是用這五千人奇襲了南詔五萬人,繳獲大量稻米,充作軍糧。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
之后高駢連戰連捷,而奏捷的文書卻被李維周截留。這就是高駢失聯的原因。
而當朝廷詢問的時候,李維周就污蔑高駢消極怠戰、玩寇不前,暗示高駢要謀反。
實際上,高駢已經把南詔殘余力量全部壓縮進了交趾城,并圍困了他們十多天,“蠻困蹙甚”,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擊斃了南詔侵略軍總指揮、大元帥段宗榜。
眼看就要全殲南詔侵略軍,取得輝煌戰果了,朝廷調令卻發到前線,解除高駢兵權,命他即刻返回京師,接受組織調查。
高駢仰天長嘆,只帶了百余名隨從,奉詔北返。
王晏權和李維周的軍事水平與高駢不可同日而語。交趾前線重圍解開,原本窮途末路的南詔軍隊借機逃走大半。
所幸高駢派去朝廷報捷的親信機智敏捷,他們在海上遠遠望見一支高揚旌旗的船隊,于是向當地漁民打聽,得知是王晏權與李維周的船隊后,急忙在海島間躲藏,沒有被李維周等人發現。之后,馳謁京師,上達天聽。
唐懿宗這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大罵李維周誤國誤朕,趕緊撤銷成命,讓高駢繼續帥軍討伐。
重新得到任命之后,高駢回到交趾前線,一鼓作氣,攻克交趾城,斬殺南詔侵略軍三萬多人,擊斃為南詔充當帶路黨的土蠻酋長,俘虜招降土蠻數萬人安南重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收復安南的奏報飛抵京師,百官入朝稱賀,唐懿宗龍顏大悅,大赦天下,普天同慶。長安城內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大唐帝國的喪鐘,也就在此刻悄然敲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