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宮女飛報何皇后。何皇后顧不上梳洗打扮,連跌帶撞跑過來,不顧體統,向兩位宦官下跪,祈求道“不要讓皇上受驚,兩位大帥有什么吩咐盡管開口。”
劉季述從懷里摸出聯名奏章,說道“陛下厭倦了龍椅,文武百官一致要求太子監國,請陛下到東宮頤養天年。”
昭宗大惑不解,說道“昨天朕還跟你們一塊兒喝酒聊天,玩兒得挺開心呀,今天是怎么了”
何皇后趕緊攔著昭宗,“陛下就聽他們的吧。”
劉季述向小宦官一使眼色,“拖出去”
小宦官拖著昭宗就出了思政殿。
何皇后在后面大呼道“大帥一心輔佐朝政,就請讓陛下安心養病吧”
昭宗也徹底醒了酒,趕緊呼叫道“對對對,我有病,病了很久了,無法繼續工作了,就讓太子監國吧。”于是何皇后趕緊去拿傳國玉璽。
劉季述點點頭,命小宦官放下昭宗,然后背著手走到驚魂未定的昭宗面前,用隨身攜帶的拂塵指著昭宗的鼻子尖,嚴厲斥責昭宗的過失
“某時某事,你不聽我的,你如何如何,其罪一也”,每列舉一罪,就用拂塵在昭宗面前的地上畫一道線。
大唐天子,竟然被一個閹人指著鼻子跺著腳地數落訓斥,而且“至數十未止”,昭宗面前都快能下圍棋了。自高祖太宗以來,大唐天子二百多年未有之奇恥大辱。
直至何皇后捧著傳國玉璽來到,再向劉季述跪拜,請他不要驚嚇到皇上,表示一切都聽他的吩咐。劉季述這才停止了對昭宗的呵斥,接過傳國玉璽,命小宦官把昭宗和何皇后攙扶上一輛小推車,其余十幾個貼身侍從則步行,一起到少陽院東宮。
劉季述親手鎖上了大門,又命人把鐵熔化成鐵水,灌進鎖孔,再派心腹李師虔帶領神策軍把少陽院包圍得密不透風,昭宗在里面的一舉一動,都要及時稟報,皇帝的飲食,一說是通過窗戶上的小洞傳遞傳出,一說是在墻上掏了一個狗洞子送飯傳話的侍從也要全方位搜身。
至于其它物品,別說武器了,就連剪刀、繡花針,都是絕對不能送進去的昭宗想要一點兒錢和綢緞,用來賞賜侍從,遭到拒絕昭宗想要筆墨紙硯,寫字畫畫來消磨時間,同樣遭到了無情拒絕,因為昭宗可以用它們來寫密詔。
昭宗被囚如少陽院的時候,根本沒有帶換洗的衣服,而衣服被褥等物資也是禁止送入的,因為劉季述擔心昭宗會咬破手指、撕破衣服,寫血書、衣帶詔。
昭宗和他的妃嬪、公主們只能“晝服夜浣”。半夜里頂著寒風,光著身子洗衣服,洗完了就濕著裹在身上。當時是農歷十一月,馬上進臘月。少陽院這批政治犯們凍得哀嚎痛哭,離著老遠都能聽到。
事后,昭宗回憶起這段恥辱往事,不禁悲從中來,按他自己的說法
“每有須索,皆不供承。要紙筆則恐作詔書,索錐刀則慮為利器,凌辱萬狀,出入搜羅。朕所御之衣,晝服夜濯,凝冽之際,寒苦難勝緡錢則貫百不入,繒帛則尺寸難求若言罪狀,翰墨難窮”舊唐書昭宗本紀
劉季述假傳圣旨,命太子李裕年僅8歲承繼大統,改名為李縝,遵昭宗為太上皇,遵何皇后為太上皇后改少陽院為問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