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劉季述恩威并施,開始鞏固他的新政權。
劉季述新政
宦官劉季述通過陰謀詭計發動宮廷政變,擁立8歲的傀儡太子登基稱帝,急于得到朝廷內外的認可,所以劉季述的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舉措,可以梳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
首先在中央,宦官劉季述采取了恩威并施的老套路。
劉季述對文武百官大加封賞,加官進爵,升職加薪,禁軍將士也有大量封賞,用賄賂的方法“媚附上下”,以求得到大家的支持。
這是其“恩”,而至于“威”,就非常殘忍血腥了。
政變之后自然少不了政治大清洗,劉季述要清洗的目標自然是“親昭宗分子”,例如昭宗所寵信親近的侍從、宮女、巫醫、和尚道士、方士全都被亂棍打死。通常,行刑的時候是晚上,次日天亮之后,由十輛運尸車從宮里往外運送尸體。
最開始的幾天,確實是滿滿十車尸體,后來罹難者減少,有時一輛車上僅有一兩具尸體,但劉季述仍然要用十輛大車往外拉,目的是用這種觸目驚心的感官刺激來營造一種恐怖的氣氛。
在這些遇難者名單中,最有名的是一個碩果僅存的親王,李倚。他是懿宗皇帝的第八子,是僖宗和昭宗的弟弟,咸通十三年封睦王。史書記載宦官劉季述政變后,殺睦王李倚,但在韓建制造“十六宅慘案”,在石堤谷遇害的十一位親王中,就有一個“睦王”,所以李倚在咸通十三年872封睦王之后,應該有所改封。后來,昭宗平反后,追贈弟弟李倚為“恭哀太子”。
當然,劉季述最想殺的,是宰相崔胤,可他不敢,因為崔胤的靠山是汴州朱溫。于是只能奪了他的實權,把他邊緣化。
在地方,劉季述就只能用“恩”而不能用“威”了。
關西集團是劉季述閹黨的老盟友,“三鎮犯闕”之后,宦官勢力就成了關西集團的朝廷代言人,特別是在昭宗駕幸華州之后,宦官勢力已經成了關西集團鎮國韓建的延伸。韓建對劉季述簡直是視如己出。
所以當政變發生后,有位赴京趕考的舉人李愚,正巧路過華州,便給華州鎮國軍節度使韓建寫信,向他闡述君臣之義,勸他勤王,鏟除逆賊。而韓建只是厚賞了李愚,卻不發一兵一卒勤王清君側。這就是關西集團與宦官勢力勾結的一個寫照。
書生李愚只知仁義禮智信,卻不懂政治。
除了關西集團,劉季述最為忌憚的,就是中原第一強藩汴州朱溫。為了拉攏朱溫,劉季述派養子劉希度、貼身侍從李奉本前去拜見朱溫,與他約為兄弟,更騙他說愿意把唐王朝拱手送給他,只求得到他的支持。劉季述還讓李奉本偽造了昭宗皇帝的詔書,對朱溫連哄帶騙,讓他支持新君。
內有關西集團護體,外有關東強藩照應,這是劉季述外線政策的如意算盤。
劉季述的下一步計劃是“盡誅百官,乃弒帝,挾太子令天下”,注意,不是“挾天子”而是挾太子。
他會如愿以償嗎恐怕這就要取決于中原第一強藩朱溫的態度了。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