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烽火
在江淮地區,楊行密與錢镠之間的爭斗一直沒有停歇。就在宦官韓全誨劫持昭宗之前,楊行密得到小道消息錢镠遇刺身亡。
天賜良機楊行密立即命大將李神福率軍進攻錢镠的總部杭州。
錢镠愛將顧全武建立八個營寨,全力抵抗。雙方進入相持階段。
顧全武威名遠揚,名震江淮。若要擊敗顧全武,必用奇謀。李神福想到了“反間計”。
李神福故意在杭州俘虜中挑選了幾個人,安排在自己身邊聽用,使他們有機會出入自己的寢帳。
某日,李神福與諸將開會。會上,李神福難掩心中的失落,唉聲嘆氣地告訴大家,說杭州軍事強大,硬撐下去得不償失,我命令今晚就撤退
會議結束后,諸將分赴各營收拾家當,手忙腳亂地做著撤軍的準備,亂作一團。
俘虜們趁亂逃走,將這條重要情報匯報給顧全武。
傍晚時分,李神福清點左右侍從,發現少了那幾個俘虜兵之后,大喜過望,立即命老弱病殘做先頭部隊,向后撤退,而親率主力殿后,又命部將在青山今浙江省臨安市青山鎮設下埋伏,等待大魚上鉤。
李神福,是楊行密的“開國元勛”中最老最老的元老之一,當時廬州遭匪盜攻擊,廬州刺史向楊行密求援,而楊行密兵力不足,李神福帶著少數幾個人,虛設旗幟,設為疑兵,并抄小路潛入廬州,站在高處來回指畫吆喝,仿佛在指揮千軍萬馬,終于嚇走了匪盜,保全了廬州,從而使楊行密占據了廬州,始有立錐之地
其后在與孫儒進行決戰之際,李神福提醒楊行密勿中孫儒速戰速決的圈套,而要堅壁清野,將戰爭拖入持久消耗戰,并通過佯敗誘敵,擊潰孫儒。
然而這些光榮戰績,卻難以與錢镠麾下的顧全武相提并論,僅僅討平董昌一項,就已經力壓群雄。
顧全武十分瞧不起李神福,認為他所謂的輝煌戰績不過都是些低級的陰謀詭計,靠詭詐之術而已。
驕兵必敗,顧全武萬萬沒想到,自己也將栽倒在李神福的雕蟲小技上。
顧全武偵查到李神福撤兵的跡象,立即下令全軍出擊。追至青山,忽遭伏擊,損失數千人,顧全武本人也被生擒。
李神福乘勝進攻臨安。
消息傳來,錢镠驚駭不已,放聲痛哭道“喪我良將啊”
在臨安城下,李神福得到了準確的消息錢镠并沒有死。臨安城池堅固,守備森嚴,李神福久圍不下。
這一次,李神福是真的要撤兵了。然而撤兵必然遭反攻,于是他在兩個方面做了準備。
一是籠絡人心,廣施恩德。
李神福派兵保護了錢镠的祖墳,防止被亂兵盜挖、破壞,連周邊的樹木也禁止砍伐,同時允許顧全武給家人寫平安家信。
戰爭都是血腥殘酷的,相比于爾虞我詐的山東戰場,江淮戰場更像是紳士之間的戰爭,在殘酷的背后存有一絲溫馨,時常上演英雄惜英雄的感人戲份,例如替敵將求情顧全武保全秦裴,例如保護敵帥的祖墳,例如賑濟敵方災民
戰爭是殘酷的,但操縱戰爭的人是有血有肉的。
二是炫耀武力,巧設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