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對韓偓高風亮節的精神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打算接受韓偓的推薦。
崔胤立即密告自己的后臺朱溫,暗示革命果實將被韓偓、趙崇、王贊等竊取。
于是,朱溫告訴昭宗,說趙崇輕薄之徒、王贊無能廢柴,韓偓怎么推薦他們出任宰相鬧呢
這一次,朱溫一改痛哭流涕的作風,滿面怒容,兇相畢露。
昭宗不敢違背朱溫的意志,只能將任相一事暫時擱置,并把韓偓貶出朝廷,貶做濮州司馬。
作為回報,朱溫替昭宗給李茂貞寫了一封信,命李茂貞將平原公主送回來。李茂貞不敢違命,乖乖將暫存鳳翔的平原公主送回。注意,此舉并非朱溫單純的“報答皇恩”,這是他故意給關西地區埋雷,留作伏筆,后文將會展開。
崔胤建議選一個皇子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諸道兵馬元帥,由宰相裴樞擔任副元帥。裴樞同樣依附于朱溫,故而與崔胤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
昭宗很自然地打算讓皇長子德王李裕出任大元帥,然而崔胤卻力主讓年齡更加幼小的輝王李祚來擔任。李裕是諸皇子之中年齡最大的,也不過才11歲,但崔胤秉承了朱溫的密旨,一定要用年齡更小、更傻的李祚,這樣才易于控制利祚沖幼,固請之。史書并未明確李祚的年齡,總之,肯定不到10歲。喪心病狂
隨后,在保寧殿踢球娛樂,朱溫同志贏得全場,于是賜美酒嘉獎,并授予朱溫天下兵馬副元帥。
有人把崔胤專橫跋扈的情形匯報給李克用,李克用輕蔑地一笑,說道“崔胤身為人臣,卻依附于地方藩鎮,轉而脅迫自己的君王,既執掌朝政,又握有兵權。位高權重了,忌恨他的人也就多了而一旦他的威勢與靠山朱溫相接近,也就是朱溫卸磨殺驢的時候了權重則怨多,勢俟則釁生。盯著吧,家破人亡,就在眼前。”
毒辣的眼光,犀利的點評,精準的預判,這是李克用的政治智慧。
如果“權重則怨多,勢俟則釁生”這十字評語能夠傳到朱溫的耳朵里,朱溫一定會發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克用”的感嘆。
同床異夢
連遠在河東太原府的局外人李克用都能把長安塵囂看個通透,崔胤和朱溫難道真的會是當局者迷當然不是。大家半斤八兩,彼此彼此。
相比于崔胤的明目張膽,朱溫顯得較為溫和,除了阻撓趙崇、王贊擔任宰相之外,幾乎沒有對中央朝政指手畫腳,只是幫自己的親信討要了一些地方官職,如長子朱友裕當華州鎮國軍節度使,侄子朱友寧遙兼容州廣西寧遠軍節度使有名無實的空頭銜,表奏李繼昭為秦州天雄軍節度使同樣是有名無實,順便騙了一個“天下兵馬副元帥”的空頭銜而已。
這可不是朱溫的良心發現,也不是出于顧慮,他在布設一個更大的棋局,用崔胤這枚棋子來下一盤大棋。
簡單來說,就是把崔胤當成“二元傀儡”。既然獨攬大權是崔胤夢寐以求的政治野心,那么朱溫就放任其施展拳腳,成全他。也正是由于朱溫的支持和默許,崔胤才能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完成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
表面上看,昭宗和大唐中央政府淪為了崔胤的傀儡,實際上,朱溫則要把崔胤變作自己的傀儡,從而實現對中央朝廷的間接控制。就像俄羅斯套娃。
這樣做的好處是,崔胤將替朱溫背負起所有的指責和罵名,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全都痛恨崔胤的跋扈不臣。
如果崔胤繼續聽命于朱溫,那么他將疲于永無止境的政治清洗,從而引起更大的怨恨謾罵,如抱薪救火,最終難逃自焚厄運而如果崔胤企圖擺脫朱溫的控制,那么朱溫將上合天意、下順民心,為國除賊、為民除害,拿掉崔胤,成為清君側的靖難英雄。而不管是哪種結局,朱溫都會擁有大權獨攬之利,且享有社稷英雄之譽,真正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