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哥哥劉知柔同樣是著名學者,大儒,他的六個兒子也都是知名學者,或在朝廷任職,或在地方做節度使,而且都有著作流傳于世他的孫子做過宰相。“代傳儒學之業”。
劉子玄和他的史通,在唐朝史學界絕對是教父級的存在。
柳璨這個初生牛犢,居然要踩著巨人的肩膀蹦迪。所以他的柳氏釋史一經問世,立刻引爆了唐朝史學圈,長期霸占熱搜榜首位,而柳璨也成為網紅學者,名氣暴增。
罵名人,是新人迅速引流的捷徑,柳璨在一千多年前就為我們做了成功的示范。
昭宗最愛讀書人,曾經強行提拔李磎做宰相,還為此惹出來一出“掠麻罷官”的鬧劇,短短數月后,藏書家李磎就死于殘酷的政治斗爭,被關西集團所殺。對于李磎的死,昭宗是心懷愧疚的,如果不是他非讓人家做宰相,人家也不至于被當做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昭宗對李磎之死是負有責任的。
在心理學上,人們總有一種尋找替代品的潛意識,比如心愛的寵物去世或與初戀情人分手,在尋找新的寵物或戀人時,總會不由自主地以前任當模板。
昭宗也是如此,他吩咐左右,幫他物色一個類似李磎的人。
李磎是什么樣的人呢學問高,特別是史學方面,曾任史館修撰。左右近侍按圖索驥,一眼就相中了柳璨,于是向昭宗推薦。
昭宗隨即對柳璨進行了面試,結果大為歡喜,立刻召為翰林學士。
罷免崔胤的制書敕令,就是出自柳璨之手。當時,昭宗把柳璨召入內殿,讓他起草,同時含情脈脈地告訴他,“崔胤下去了,朕打算讓你當宰相。噓先別給別人說。”
隨后,昭宗問翰林承旨張文蔚,說柳璨學識淵博,朕打算用他做宰相,你看如何啊
既然是皇上親自內定,張文蔚也不敢反駁,只是婉轉地提出了一個建議,大意是說柳璨現在的官職太低,最好先提提級別,再授予宰相。
昭宗想了想,認為很有道理,“那先給他一個諫議大夫,行嗎”
“陛下開心就好。”
于是,柳璨便以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榮登相位。
從一介布衣平民,到帝國宰相,僅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幾乎創了歷史記錄,真正的平步青云。
柳璨的火箭提拔,使他更加被同僚們孤立。特別是裴樞、獨孤損、崔遠三人,“頗輕之”,于是柳璨也深以為怨。
昭宗在崔胤倒臺后組建的文官集團,也因此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