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之戰,以后梁的失敗而告終。受其利空影響,此后一小段時間內,后梁帝國的行情出現震蕩下行的總體趨勢。
除了西部的李茂貞、河東李存勖、河朔控制權這三大威脅之外,后梁帝國內部亦有小波折。
在地方
華原今陜西省耀縣出了一位盜墓賊,此賊名叫溫韜,他聚眾為盜,剽掠關中地區,幾乎將唐朝皇陵全部盜挖。溫韜也因此成為盜墓史上鼎鼎有名的老前輩
丹州將領王行思兵變,逐刺史
商州刺史李稠叛變,裹挾百姓西上,欲投降鳳翔李茂貞,被及時鎮壓,斬李稠
襄州兵變,投降前蜀王建,并倒戈攻打荊南,
房州刺史叛變,投降前蜀王建,被及時平定
夏州兵變,殺節度使李彝昌,擁立其叔叔李仁福,李茂貞、劉知俊聯合周德威圍攻夏州,后被擊退
許州馮行襲病重,上疏請求派人接替。許州牙兵兩千人,都是蔡賊秦宗權舊部,一旦失去了馮行襲的節制,這些人很有可能發動叛亂,朱溫忙派說客前往安撫,最終順利完成了權力移交,并有序拆解了秦宗權舊部,消除了隱患。
在中央
大將軍寇彥卿來京朝見,途徑天津橋時,有一位叫梁現的平民沒有及時讓路,寇彥卿就命衛士把他從橋上扔下去,致其死亡。朱溫念在寇彥卿勞苦功高,不愿追究其法律責任,只讓他拿出高額賠償金,與遇難者家屬私了。
御史官崔沂上疏彈劾寇彥卿,說他在宮門前草菅人命,理應重罰。
朱溫左右為難,“寇愛卿,你給言官編一個不是,說一個理由吧。”
寇彥卿辯解說自己命令衛士把人舉到護欄外,本意只是想嚇唬嚇唬他,想不到那人拼命掙扎,導致衛士沒有抓緊,這才以外跌落橋下。
死者是碰瓷,我寇彥卿才是受害者。
崔沂據理力爭,首先指出寇彥卿雖為中央高官,卻無草菅人命之道理其次,天津橋正對著皇宮正門,是天子出行之途,而非功臣們耀武揚威之所最后,即便梁現沒有及時規避,充其量是挨幾鞭子的罪過,罪不至死
朱溫是發自內心地寵愛寇彥卿,“好吧,既然你說他有罪,那寇彥卿該當何罪你說呀。”
崔沂先引斗競律“以怙勢力為首罪,下手者減一等。”意思是發號施令的是主犯,執行命令的打手只是從犯,所以寇彥卿是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