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王宗懿死了,王建需要重新指定接班人。
在新太子的人選問題上,王建徘徊不定,他心中有兩個人選王宗輅、王宗杰。王宗輅很有王建年輕時的神韻,而王宗杰才華出眾。
王建寵妃徐賢妃的兒子王宗衍,今年剛15歲,且昏庸無能,根本不在皇太子的候選人之列。徐賢妃積極運作,用黃金一百錠收買了宰相張格。
張格,就是唐朝宰相張浚之子。張浚被滅門時,其好友冒險幫助張格輾轉逃進蜀地,前蜀建立后,官拜宰相。
前文有述,張浚的一生都是不光彩的,荒謬而逗逼,他的兒子張格則將不光彩繼承發揚。史籍記載張格“俊邁而尚矯譎,有父風”。意思是張格有知識、有文化,就是缺德而已,跟他爹一樣一樣的。
張格小肚雞腸、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凡是比他有才華的一律予以無情排斥、打壓。關于他的故事,后文還會出現。
史籍記載,在拜張格為宰相的時候,王建滿懷期望地對他講“不恃權,不行私,惟至公,是守宰相之事也。”然而張格的實際表現則是“迎合主意,勝己者必以計排去之”。
王建之所以任用張格當宰相,一來是借用他的出身“唐朝宰相之子”來裝點門面,二來也是利用他的嫉賢妒能來完成政治清洗,幫太子鋪平道路。
千算萬算,王建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自食惡果。
張格與徐賢妃一拍即合,即便沒有一百錠黃金,張格也樂于抱上“太子”的大腿,享有擁立之功。于是當晚就起草一封請求冊立王宗衍為皇太子的奏章,并偷偷拿給王宗侃等元老功臣過目,欺騙他們說這是奉了王建的密詔,是王建的意思。
眾人信以為真,且“太子謀反案”稀里糊涂地爆發、又稀里糊涂地平息,疑點重重,人人自危。這時候誰敢在立儲問題上跟王建較真既然是王建的意思,文武百官就紛紛在奏章上簽上了名字,表示支持。
張格又暗中勾結了王建信任的幾位知名相士,透漏給他們王建屬意王宗衍的意思。
第二天,王建就收到了文武百官聯名擁護王宗衍的奏章。果不其然,王建秘密召見了這幾位“大師”,請他們給這幾位皇子相面、相骨。幾位得到“內幕消息”的“大師”故意迎合王建的“心意”,異口同聲地認定王宗衍是大富大貴之相,貴不可言。
王建于是下詔冊封王宗衍為皇太子。
直到宣布詔書的那一刻,王建仍忍不住自言自語“這小子年幼無知,且昏庸懦弱怎么就看出來他能當大任呢”
確立了王宗衍的太子地位之后,前蜀的政局得以穩定。又一個不安定分子王宗訓王建養子被誅殺,“舊臣幫”再遭震懾岐蜀戰爭重燃戰火,前蜀連戰連勝,捷報頻傳南詔再度進犯,被王宗范、王宗播、王宗壽擊敗,王建趁勢鎮壓了“漢奸”集團,從此之后,南詔再也不敢進犯。
王建的直覺沒有錯,王宗衍根本不是守家之主,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基業,就毀于王宗衍之手。
前蜀二世而亡的故事,還將在后文詳細呈獻。
總之,幽州劉守光稱帝,牽制了河東李存勖的主要精力岐蜀之爭,也幫后梁穩定了西部疆域。后梁終于迎來了一次北伐的最佳時機,朱溫能把握住這次機會嗎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