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李存勖總算網開一面,沒有殺了李嗣源,而只是罰他喝一杯酒,以示懲罰,并表示既往不咎。然而李存勖從此之后就沒有真正的釋懷,他對李嗣源開始不信任,處處提防,排擠打壓。
恰恰是因為李存勖的猜忌和排擠,才使李嗣源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這是后話。
河東軍攻克濮陽后,把戰線推進到了濮陽北面的德勝渡,這是古黃河渡口,位于黃河北岸。控制了德勝渡之后,河東軍就不必繞行東面的楊劉城或麻家渡了,縮短了戰線和補給線,對后梁的威脅陡然升高。
這時候,胡柳陂敗退下來的后梁士卒如驚弓之鳥,倉皇逃到汴州,無比驚恐地向京師民眾描繪戰況的慘烈,還說河東軍打了勝仗,馬上就要打到汴州啦
恰在此時,部分潰散失聯的河東士卒也迷失了方向,誤打誤撞地來到汴州附近,還向當地百姓問路,“勞駕,請問河東軍營怎么走”
汴州百姓奔走相告河東大軍兵臨城下啦軍營就駐扎在汴州附近
霎時間,汴州鼎沸,全城軍民驚慌失措。朱友貞也嚇得魂不附體,強征百姓登城防守,隨后又想逃往西京洛陽,只因夜色太深而未動身。
萬幸,又是一場虛驚。
夾城之役
雙方各自收攏殘兵敗將,積蓄反攻力量。
為了鞏固前線陣地,李存審在德勝渡修筑南北兩城。古德勝城被古黃河一分為二,北岸稱德勝北城,南岸為德勝南城,黃河改道后,南城被毀,而北城則成為今天的河南省濮陽市。
從楊劉城到麻家渡,再到德勝渡,河東軍的陣地不斷西進。如果后梁不能在德勝渡擋住李存勖,那就只能在滑州抵擋了,如果在滑州還抵擋不住,那就只能打汴州保衛戰了。
后梁總司令賀瑰,決不能坐視河東軍經營德勝渡,于是集結隊伍,對德勝南城發動猛攻。
賀瑰發揮了主場作戰的人數優勢,百道攻城,沒有佯攻與助攻,所有方向都是主攻。
同時,派出一座“移動堡壘”,橫亙在黃河中流。這座移動堡壘是用大竹索將十幾艘大戰艦首尾相連,外面蒙上牛皮,四周加筑城垛,架設柵欄。橫在河中央,用以阻擋北城的援軍。
李存勖率領大軍救援,果然被這座移動堡壘隔斷,只能在北岸眼睜睜瞧著南城淪陷。
有位叫馬破龍的潛水高手,冒險潛水游過黃河,抵達南城,見到了守將氏延賞,馬破龍轉達了李存勖的問候,順便詢問南城戰況。氏延賞充滿憂愁地告訴他,箭矢已經用光,石頭也即將用光,若再無援兵,南城隨時可能陷落
馬破龍將緊急軍情轉告李存勖。
李存勖在軍營門口用金銀綢緞堆積起一座小山,說如果有人能擊破河上的移動堡壘,這些賞錢就全歸他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