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受客觀科技條件的影響,走海路是十分兇險的,據史籍記載,死亡率高達50使節出發前,都要提前寫下遺書,交代后事。
即便如此,錢镠同志仍然通過海路派來了使節,向后梁朱友貞進貢。
朱友貞感動不已,但錢镠的官職爵位實在沒法再加封了,于是轉而冊封錢镠的兒子錢傳璟為宣州寧國軍節度使,加宰相銜同平章事;加封其部將杜建徽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錢镠的忠心只是朱友貞的一廂情愿。朱友貞不懂政治游戲的基本原則,利益高于一切,其他都是空談。
敬翔苦口婆心,朱友貞置之不理。
貞明五年919朱友貞詔令錢镠攻打淮南,錢镠奉詔出兵,派兒子錢元瓘掛帥,率五百艘戰艦對淮南發起攻擊。
這一仗從3月打到7月,期間爆發兩次大戰役狼山之役錢镠大勝,無錫之役淮南勝。雙方兩敗俱傷,最終達成和平停戰協議,從此之后二十多年沒再爆發大規模沖突。
瞧,錢镠多聽話
于是,9月份,朱友貞再下一道詔書,詔令錢镠討伐僭號稱帝的劉巖。
錢镠表示堅決擁護后梁中央政府,反對任何形式的叛亂分裂分子,對“廣獨分子”劉巖提出強烈譴責和抗議不出一兵一卒。
朱友貞圖樣圖森破。錢镠之所以奉詔討伐淮南,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錢镠與淮南楊氏長期以來保持著這種戰爭與和平的微妙關系,長期存在領土爭端、利益紛爭,同時也存在諸多共同語言。
淮南占領了虔州,對錢镠形成了半包圍態勢,嚴重壓縮了兩浙生存空間,錢镠與淮南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激烈的沖突。只不過朱友貞恰好在此時下達詔書。
忠心朱友貞自作多情了。打兩廣,對錢镠沒有半點好處,于是朱友貞慘遭打臉。
在兩浙錢镠問題,朱友貞照樣沒有聽從以敬翔為代表的“元老勛舊派”的策略,暴露出朱友貞及其寵信的“外戚幫”幾近智障的政治水平。
還好,錢镠的打臉并沒給后梁朝廷帶來實質性損失,只是有些丟面子。
可在河朔問題,朱友貞依舊采納了“外戚幫”的建議,給后梁政權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喜歡五代十國往事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