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外戚幫”的運作下,朱友貞非但沒有撤換段凝,反而命段凝掛帥,頂替王彥章。命令下達后,元老勛舊們憤憤不平,就連軍中士卒也咬牙切齒。
老好人、“治愈大師”張全義都忍不住出頭,奏報朱友貞,說我雖然年老力衰,但仍有足夠的能力替陛下保衛北疆,那段凝只是一個無能的毛頭小子,從沒建立過功勛,名望不足以統御大軍,如今朝內朝外、軍隊下官兵全都議論紛紛,恐怕會給國家帶來災禍啊
敬翔、李振、張全義等大聲疾呼,堅決反對段凝掛帥,朱友貞一概不聽。
果然,就在一個多月后,“王鐵槍”王彥章兵敗被俘。后唐先鋒李嗣源于10月7日抵達曹州,守將獻城投降。
王彥章殘部逃回汴州,將王彥章被俘的消息奏報朱友貞,并說后唐軍隊長驅直入,馬就要兵臨城下了。
朱友貞急忙召集家人,抱頭痛哭。
哭罷多時,朱友貞緊急召見文武百官,詢問對策。
文武百官全都保持沉默。
朱友貞雙眼含著悔恨的淚水,對敬翔說道“我過去總是不肯聽你的話,才落到這般地步。今天事情緊急,求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千萬不要跟我計較前嫌。你看,我們如今該怎么辦我一定聽你的。”
敬翔同樣是老淚縱橫,但不同于朱友貞,朱友貞的淚水中帶著懊悔和恐懼,而敬翔的淚水卻帶著淡定和從容。
“臣受先帝厚恩,迄今三十多年,名義是帝國宰相,實際是朱家的老奴,侍奉陛下,義不容辭。我此前屢次獻計獻策,無不飽含老奴我的一番忠心。陛下用段凝時,我堅決反對,可奸邪小人卻異口同聲地支持,以致今日之事。現在別說是我,就算是張良、陳平再世,也無法挽救陛下了。我只求陛下先賜我一死,我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帝國滅亡”
說完之后,朱友貞與敬翔相對痛哭。
隨后,朱友貞做了如下幾件事
1,派“外戚幫”張漢倫快馬加鞭,趕奔黃河北岸,召喚段凝速速回師救駕。
然而張漢倫剛到滑州,就不小心墜落馬下,摔傷了腳,故而無法前進。張漢倫墜馬不前,實在詭異。回頭看“外戚幫”后來的所作所為,我們大可以大膽的懷疑,張漢倫是有自己的小打算的,簡單說,就是演員。
2,挑選了最親信的幾個人,給予大量賞賜,讓他們換穿平民百姓的服裝,攜帶密裝詔書的蠟丸,分頭渡河去召喚段凝。
這些親信拿著重賞,一出京師就立刻四散逃亡,遠走高飛。
3,命令王瓚強行驅趕首都平民百姓登城墻,警戒放哨。
4,自滅滿門。將軟禁中的堂兄弟朱友諒、朱友能、朱友誨皆朱全昱之子,以及親弟弟朱友雍、朱友徽,全部誅殺。
此前,朱友能兵變,失敗后遭軟禁;其弟朱友誨為陜州鎮國軍節度使,朱友貞怕他也會造反,于是將他調回中央,將兄弟三人一起軟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