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洛水泛漲,壞天津橋,以舟濟渡,日有覆溺者。朝廷不得不改為三日一朝
河陽、陜州上奏河溢岸其中陜州上奏黃河上漲二丈二尺,壞浮橋,入城門,居人有溺死者
汴州上奏汴水泛漲,恐漂沒城池開州城東、西城墻,引水入古河道
澤州上奏本月連續十九天大雨
許州、滑州上奏大水。
這只是曹太后去世的一個月內的水災情況。此后兩個月8月、9月,魏州、鳳翔、青州、河陽、鎮州、衛州、襄州等地相繼奏報嚴重的水災。其中河陽奏黃河水上漲一丈五尺襄州奏漢江暴漲,大面積房屋倒塌
大劉氏和曹氏的姐妹恩情感動了上蒼,她們的愛如潮水,愛如潮水將天下人包圍。
4月份,李存勖還下詔全國州府都要舉行求雨儀式,到了7月,就詔令天下州府祈晴。本次水災持續了一年多,以至于皇上不得不避正殿、減常膳、撤樂省費,“以答天譴”。
8月,李存勖親自視察曹太后的坤陵工程進度。當時,魏州也在遭受水患,河水泛濫,官府不得不開決故河道以分洪。大水致使道路泥濘不堪,橋梁也多有損壞。
李存勖大怒,將坤陵所在地河南縣的縣令羅貫抓進監獄,嚴刑拷打,打得他體無完膚。次日,傳下命令長流崖州。慣例,緊隨流放命令之后的就是誅殺命令。
羅貫性格剛毅正直,從不向權貴低頭,對于宦官、戲子的“打招呼”請求一概置之不理,秉公執法,兩袖清風。郭崇韜非常欣賞他,羅貫也常把宦官、戲子的的違法罪證交給郭崇韜,郭崇韜就把這些證據轉交給李存勖,以勸李存勖遠離奸佞小人。
羅貫也因此遭到宦官、戲子們的痛恨。
機會來了。
因水災而導致道路不暢,本是大自然不可抗力,然而宦官、戲子聯合小劉氏,共同指責羅貫怠于政事、不作為,沒有高度重視太后陵寢相關工程,藐視皇威給他上綱上線。于是,李存勖下令將羅貫誅殺。
郭崇韜規勸道“即便羅貫沒有整修道路,按照我國法律,也不是死罪啊”
李存勖拍案而起,“太后的靈柩就要啟運,朕也要在這條道路上來往,沿途道路橋梁卻都損壞,你還說他沒罪難道你是他的同黨”
這就有點兒胡攪蠻纏了。郭崇韜沒說羅貫沒罪,只說罪不至死。
郭崇韜見李存勖又要犯渾,于是換個角度,繼續規勸,“陛下以九五之尊,對一個小小的縣長發怒,天下百姓怎么看陛下何以屈尊至此啊。”
“好啊,那朕不管了,你看著辦”說完,李存勖一甩袖子,徑直回宮。
郭崇韜緊隨其后,耐心解釋。
李存勖實在不顧禮法和體面,一轉身,親自把殿門關上,將郭崇韜拒之門外。
郭崇韜在門外苦苦解釋的時候,羅貫已經被斬首,尸體拖到縣政府門外,曝尸示眾。老百姓都為羅貫鳴冤,悲嘆不已。
實際上,誅殺羅貫事件,是一次政治斗爭的縮影,是郭崇韜與宦官、戲子、小劉氏權且稱之為“濁流幫”斗爭的縮影。以郭崇韜的失敗而告終。
郭崇韜沒能救下羅貫,次年,他同樣沒能救自己。宦官、戲子和小劉氏是李存勖時期的絕對政治力量,如同朱友貞時期的“外戚幫”。
如果從結果上看,“濁流幫”的誤國能力完全碾壓“外戚幫”。在外有強敵的情況下,“外戚幫”用了十年,才把朱友貞葬送掉,“濁流幫”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僅僅用了三年就把李存勖葬送掉,高效有力。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