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唱后庭花
龍德三年923三月三日上巳節,王宗衍在怡神亭開派對。興頭上,王宗衍親自打著板子,一展歌喉,唱了一曲霓裳羽衣。宦官嚴凝月等則獻上后庭花和思越人。
后庭花不多解釋思越人是詞牌名,鑒誡錄記載此事時注解“思越人者,亡吳之曲。”
聽到這兩首亡國之音,王宗衍喜不自禁,與宮女雜坐在一起,互相唱著淫詞艷曲,無比下流。王宗衍樂在其中,無法自拔。
宮里玩兒膩了,王宗衍便要微服私訪,深入基層群眾,到各大風化場所、娼樓妓院體驗民情。
蜀地風俗是喜戴無邊小帽,而王宗衍喜歡戴寬邊大檐的大帽,辨識度很高。所以王宗衍很容易被百姓認出來。
為了避免出入那些場合的時候被認出來的尷尬,王宗衍下了一道圣旨,命令從今往后,全國人民都要戴寬邊大檐的大帽。
可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很容易把他認出來。這就尷尬了,總不能下令全國人民都把眼戳瞎吧。
王宗衍還是有辦法的,他下令在宮里山寨一座民間村落。“復命大內造村坊市肆”,然后讓宮女穿著破破爛爛、簡簡單單、衣不蔽體的衣服,在里面玩兒角色扮演,更令人發指的是,王宗衍讓這些男男女女的集體不可描述,而他則在一邊看得津津有味,“帝與嬪妃轍為笑樂”。這是皇上干的事兒嗎
王宗衍的口味確實很重,很變態,不僅喜歡多人運動,還喜歡搶人妻,喜歡霸人女。
北巡閬州之時,州民何康的女兒出嫁,新娘打扮地光鮮亮麗,王宗衍截胡搶親,然后拿出一百匹布帛安慰準新郎。準新郎悲憤而死。
禁軍將領周彥章的女兒,也有姿色,亦被王宗衍選中。周彥章絕不是軟弱的窩囊廢,他可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拼出功名的武將。當搶親的隊伍來到他家時,周彥章手握寶劍,橫眉立目,對搶親隊伍說道“我原本姓王,先帝愛惜我,才讓周皇后收我為養子,故而冒姓周。你們難道不知道同姓不婚嗎”
眾人看在寶劍的份上,不敢亂來。
周彥章隨即在禁軍中挑了一個單身士兵,把女兒嫁給了他,“已經嫁為人婦了,別惦記了”
其實王宗衍早就開了近親結婚的先例,韋元妃。不過周彥章性如烈火,手中握有兵權,王宗衍也不好硬來,終于碰了一回釘子。
不過周彥章始終耿耿于懷,到后來,王宗弼兵變挾持王宗衍的時候,周彥章出力不少。
軍使王承綱的女兒也是在出嫁時被王宗衍搶到宮中,王承綱沒有周彥章這么霸氣,他選擇了較為溫和的方式,上疏請求皇上開恩,把女兒釋放。
王宗衍是欺軟怕硬之人,一紙詔書,把王承綱流放到茂州今四川省茂縣。王承綱的女兒倒是一位烈女,聽到父親被流放,立刻剪斷秀發,以自毀容貌請求王宗衍赦免其父,遭拒絕后,憤然自殺。
宦官們也積極迎合王宗衍的口味。皇家藝術團團長、宦官嚴旭,公然強搶民女,送入宮中,供王宗衍享用。嚴旭因此被王宗衍任命為蓬州刺史,以示獎賞。
宦官當刺史不算稀奇,還有一個宦官直接做了節度使。
深受宦官荼毒的唐朝,未開宦官出任節度使的先例,只讓宦官掌握禁軍,出任監軍。而前蜀首開宦官直接出任節度使的先例。
這位宦官叫王承休,頗有心機。雖然是個大閹人,但他非常會揣度王宗衍的心思。俗話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王宗衍貴為皇帝,又是盛產美女的蜀地,什么樣的美女沒見過所以必須整點兒新花樣,比如迎合他喜歡霸搶人妻的愛好。
王承休物色到一位美女,將她娶為妻子,然后主動戴綠帽,讓王宗衍當隔壁老王。王宗衍樂壞了,于是常與王承休之妻私通,而王承休也漸得寵愛。
王承休上奏,說秦州盛產美女,老奴愿意深入秦州,幫陛下挑選。
王宗衍大喜,“卿真乃國之重臣”于是任命王承休為秦州天雄軍節度使,賜爵魯國公,挑撥龍武軍屬禁軍作為王承休的私人保鏢團。
提示一句,后唐之所以能迅速消滅前蜀,就多虧了這位宦官節度使。后文會詳述。
拐賣婦女,加官進爵。
王宗衍搶人妻的做法也算是“深有父風”了,他爹王建就干過。而且王建搶的還不是一般人的妻女,是其罪重要的幕僚宰相韋莊之妾,樞密使潘炕之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