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嗣源稱帝的過程中,與其說元行欽愚忠于李存勖,倒不如說他是李嗣源的高級間諜。如果沒有元行欽,李嗣源絕無勝算。
在當時,李存勖沒錢、沒糧、沒兵,眾叛親離,處境相當被動,對待李嗣源的態度是宜緩不宜急。他當然是不相信李嗣源的,但處于劣勢的他必須積極求和,尋求對話解決爭端。他在等,等李繼岌帶著數萬主力部隊和蜀地的戰利品歸來,到那時,雙方實力對比發生偏轉,李存勖將處于優勢,那時的策略才是從談判桌轉向戰場。
皇上屈尊求和,放棄血腥殺戮而用對話的方式化解危機,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優勢,是任何一個披著忠臣外衣的人的緊箍咒。
李存勖已經把這個緊箍圈戴在了李嗣源的頭上,“我信任你,我原諒你,你是無辜的,愛你喲”這些話就是緊箍咒。李存勖越是甜言蜜語,對李嗣源的殺傷力就越大。李嗣源對此真的非常頭疼。
而恰恰是元行欽,阻隔了緊箍咒的聲音。硬生生地把事態從有利于李存勖的和談方向扯到有利于李嗣源的戰爭軌道上。元行欽不僅逼反了李嗣源,還逼死了李存勖。
李存勖的弱勢在罌子谷已經暴露無遺,每當看見身邊有拿著兵器的士兵,他都要柔聲細語、幾近哀求地哄騙他們,唯恐他們會沖動弒君。李存勖是那軟弱、怯懦的慫包嗎那他為何要這樣沒有尊嚴元行欽,你是真不知道嗎嘴上喊著為李存勖盡忠,實際則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李嗣源能坐上龍椅,真要好好感謝元行欽的配合。
當然,元行欽不可能是李嗣源的間諜,我們不能站在上帝視角上做事后諸葛亮,指責元行欽給李存勖幫倒忙,當時的情況確實很詭異,怨不得元行欽。
李存勖的處境很艱難,很被動,李嗣源的處境其實也強不到哪兒去,同樣非常被動。
在政治上,李存勖處于絕對的優勢在軍事上,雙方則是半斤八兩。
李嗣源的嫡系部隊只有霍彥威的五千鎮州兵,李從珂等人的部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李嗣源并沒有根據地,他遠離鎮州,客居魏州,而魏州是叛軍趙在禮、皇甫暉的老巢,他們與李嗣源的關系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各取所需,這種合作關系相當脆弱。
所以即便李嗣源制定了“左勾拳”計劃,卻并未立刻實施。
這場兵變很詭異,雙方都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一個是合法天子、一個是“受群眾擁護”的革命領袖,但手里都沒多少錢、都沒多少兵,如同兩個手持空槍的人對峙。
而其他勢力也均持觀望態度,如同一群持槍的圍觀群眾,他們的槍里只有一顆子彈,所以不敢輕易地出手幫任何一方。
這就是這場兵變的詭異之處,非常平和,非常安靜,從李嗣源公開造反到奪權成功,雙方之間幾乎沒有爆發正面沖突,稀里糊涂的就結束了。
也許元行欽是對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李存勖只知自己是紙老虎,卻不知李嗣源也是紙老虎。既然李存勖的統治不得民心,所以才更要速戰速決,不能拖延,因為元行欽是堅定的“主戰派”,中斷雙方的聯絡,就是怕拖泥帶水、夜長夢多,甭廢話,一個字,給我干
沒有那么多如果,歷史沒有假設。
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