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們也異口同聲地勸李存勖鏟除隱患。親弟弟李存都能殺,非我族類的朱友謙為何值得信任
李存勖徹底喪失了理智,就在誅殺李存的當天,李存勖下詔調朱友謙當滑州義成軍節度使,當天晚上就派親信朱守殷率軍將朱友謙殺害。
僅殺朱友謙是不夠的。李存勖調兵遣將,多地、多路同時動手,殺朱友謙滿門夏魯奇奉命從洛陽出發,去河中府屠殺朱友謙全族;王思同奉命從鄭州出發到許州,誅殺許州忠武軍節度使朱令錫;宦官史彥瓊從魏州出發到澶州,誅殺澶州刺史朱建徽;在蜀地的李繼岌則奉命誅殺遂州武信軍節度使朱令德。朱令德、朱令錫、朱建徽,皆朱友謙之子。
夏魯奇奉命率軍包圍了河中府朱友謙的官邸,朱友謙的妻子張氏率領全家男女老幼二百余口迎接,張氏對夏魯奇說道“朱家人犯了罪,理應處死。我只希望將軍不要牽連無辜之人。”她所說的無辜之人,就是家里的仆人。
張氏從中挑選出婢女、奴仆一百人,請求夏魯奇不要濫殺無辜,而率領自家一百余口慷慨赴死。夏魯奇含淚答應。
臨行前,張氏拿出來丹書鐵券、免死金牌,給夏魯奇過目,“這是皇上前年給我老公的賞賜,我一個婦道人家,不識字,不知道上面寫的什么,麻煩您幫我解釋解釋。”
多會說話。
夏魯奇虎目含淚,滿面含羞帶愧,恨不能找條地縫鉆進去。誰不知道朱友謙冤枉誰不知道郭崇韜冤枉不是我夏魯奇跟你朱家過不去,是皇上要殺哎這么齷齪骯臟的活兒,怎么就讓我夏魯奇來做呢
朱友謙曾經的下屬,史武等七人,如今均為刺史,也遭滅族之禍。宦官們就是要讓朱友謙“同黨”一網打盡,連根拔。
朱友謙的故事散見于前文,我在此將其梳納羅列,就比較震撼了,就可以充分理解史籍對他“向背為謀,二三其德”的評價了,蓋棺定論是“亦匪純臣”,可以說是個相當低的評價了,完全是“三姓家奴”的翻版。
雖然他劣跡斑斑,卻仍舊在后世被抬到一個較高的位置,幾乎要把他洗白成一個忠君愛國之模范帶頭人,把他打造成一個悲情英雄。
道理很簡單。是誰把他捧上天的答曰后唐明宗李嗣源,李存勖皇帝寶座的接班人,接班過程是兵變。
李嗣源通過兵變奪權上位,否定李存勖是政治需要,如同李存勖妖魔化后梁一樣。為了彰顯李存勖時代的黑暗,就必須強調朱友謙等人的冤。李嗣源登基后,先宣布為朱友謙等昭雪平反、恢復名譽,然后把他塑造成一個忠于后唐、忠于李存勖的肱骨老臣,把他描繪成一個堅定不移地支持后唐、形成鉗形攻勢牽制后梁的滅梁英雄。
在白門樓上,呂布還發誓要堅定不移地擁護曹操呢。
朱友謙的“堅定”主要表現在沒來得及再次背叛。
總之,只有強調朱友謙的忠,才能凸顯李存勖的渾,才能說明李嗣源的順天應人。自李嗣源開始,整個后唐都要貫徹這種宣傳基調,取代后唐的后晉也是如此,因為后晉開國皇帝是李嗣源的女婿,也要強調自己是合法繼承了明宗李嗣源的衣缽,所以也要高舉“李嗣源偉大、光榮、正確”的政治旗幟。
宋朝開始,“李嗣源”的政治影響力已經等同于零,史官們也就沒有必要昧著良心遮遮掩掩,甚至出現了報復性反彈。此前,對朱友謙的評價是“雖然早年反復無常,但畢竟死得冤,而且是滿門抄斬,確實是慘了點兒”。
對此,宋朝的史官居然略帶冷嘲熱諷,說慘什么呀自己干的啥事,心里沒點兒b數嗎蒼天有眼,活該得非鬼神害盈,而天道惡滿乎舊五代史朱友謙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