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最初是用“詔書”的形式下達給南吳,通告后唐取代后梁的消息,而南吳拒絕接受,逼著李存勖換用平等地位的國書,抬頭是“大唐皇帝致書于吳國主”,南吳才接受,并以同等措辭和禮儀回復,回信稱“大吳國主上書大唐皇帝”。
沒有認慫,沒有裝孫子。只承認平等的外交關系,堅決不向李存勖稱臣。
闖了禍,就要承擔。嚴可求急火攻心,病倒了,除了內疚之外,嚴可求要做的是積極補救。他連夜寫了一份對答教條,預測了李存勖有可能會問的事,然后一一羅列出既不失國體,又能震懾李存勖的標準答案。
盧萍將其倒背如流,然后聽從嚴可求的建議,帶著厚重的禮物,先賄賂后唐的權貴,再從容應對李存勖的盤問。
結果李存勖所問皆如嚴可求所料。盧萍的沉著冷靜、對答如流,使得李存勖對南吳政權刮目相看,對左右人說看來淮南人才濟濟,不好圖之。
于是,李存勖便將征淮一事往后拖延。而李嚴出使前蜀等事件,也促成了李存勖先伐蜀的想法。
在這一年,徐知誥第三次悄悄挑戰徐溫的權威
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告發壽州團練使鐘泰章侵占、盜賣公家的馬匹。于是徐知誥派滁州刺史王稔以巡察霍邱今安徽省霍邱縣的名義,帶兵出發,當路過壽州時,突然沖入城內,宣布接管壽州,而命鐘泰章做饒州刺史。
徐溫聽說后,立即把鐘泰章召到昇州,派親信陳彥謙問他怎么回事。
結果不管陳彥謙如何盤問,鐘泰章始終一語不發。
徐溫更是疑惑,便派人問他為何不辯解一下。
鐘泰章冷哼一聲,說道“論單打獨斗,我在十萬大軍中也被稱為勇士。我在壽州,手下步騎兵有五千多人,如果我有二心,就憑一個單人獨騎的王稔,又怎能把我抓來我有沒有辜負主公,這還用問嗎主公就是貶我當縣長都行,何況現在還是刺史,我已經心滿意足了。我要是辯解,不久等于向天下人宣告主公的錯誤嗎”
徐溫聽說后,長嘆一聲,說當初要是沒有鐘泰章,我早就死在張顥的手里了,如今富貴了,豈能忘記往日的恩情于是下令不予追究其盜賣官馬之罪。
當初徐溫計劃暗殺張顥時,就找了鐘泰章,由鐘泰章出面找了三十個勇士,歃血為盟,徐溫還曾試探過他,鐘泰章成功通過了考驗,并帶人成功刺殺張顥。事后,有人建議徐溫殺人滅口,除掉鐘泰章,因為他知道的實在太多了。徐溫沒有這樣做,而是不斷給他升遷,報答他的恩情。
徐知誥據理力爭,強烈建議殺一儆百,必須處罰鐘泰章,以震懾其他文武百官。
徐溫的終審裁決就是讓徐知誥與鐘泰章結為兒女親家。以徐知誥長子迎娶鐘泰章的次女。
值得一提的是,這對兒新婚夫婦后來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日后的南唐后主李煜。鐘泰章,也就是李煜的姥爺。
徐知誥要保全的,比如壽州崔太初,徐溫就一定要給予嚴厲的打擊;徐知誥想打擊的,徐溫就要堅定不移地保全。這就是徐氏父子之間權力的游戲。
這場權力的游戲還將持續。
同光二年924楊溥前往白沙鎮觀賞樓船,隨后照例要把白沙鎮改名為迎鑾鎮。徐溫自昇州前來覲見。明君忠臣,相談甚歡。
聊天時,楊溥故意把“雨”念成“水”,“哎呀,聽說河南下暴水了,河南人民挺住啊”
徐溫表示疑惑,問其緣故。
楊溥說道“翟虔的父親名叫翟雨,我要避諱啊,已經好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