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孔循
李嗣源與安重誨都是邊塞沙陀人,沒什么文化,更不懂宮廷禮儀、中央事務,而久居深宮、久處高位的孔循,就成了安重誨的“宮廷事務顧問”,所以安重誨特別依靠他,將他視作左膀右臂,凡事都要咨詢他,更對他言聽計從。
立國之初,二人有一定的共同語言,都要排擠前朝老臣,在權力的整合、重新分配中撈取利益,所以安重誨與孔循各取所需,渡過了一段甜蜜的蜜月期。
李嗣源為皇子李從厚找岳丈,首先想到的是安重誨,想讓李從厚娶安重誨的女兒。安重誨就拿這事咨詢孔循,而孔循勸他拒絕,以避嫌。安重誨就信了,于是婉言謝絕了這門親事。
隨后孔循急忙賄賂李嗣源的寵妃王德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從厚。
嫁女一事后,安重誨與孔循翻臉,將孔循外放到了地方,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后來孔循重賄王德妃,請求返回中央,但在安重誨強大的權勢面前,遲遲未能如愿。
4,華溫琪
華溫琪是個有故事的男人。他有個非常離奇的經歷,都不敢這么編。
他是草賊出身,在黃巢手下做小官。黃巢敗亡后,他跑到滑州,自認為長相太容易辨認身長七尺余,形貌魁岸長得就不像好人,怕被朝陽群眾舉報,絕望之中,跳黃河自盡,結果卻被湍急的水流沖到了淺灘處,正巧有好心人路過,大家見義勇為,勇救落水大漢。
向好心群眾道謝之后,華溫琪又跑到一處無人的小樹林,挑選了一棵歪脖子桑樹,“桑樹,喪也”華溫琪結下褲腰帶,勒住脖子,打算自縊身亡。結果“咔嚓”一聲,樹枝折斷。又沒死成。
一天兩過鬼門關,他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華溫琪此時覺得腹中饑餓,死也要做個飽死鬼,于是就往炊煙升起的村落走去,吃飽了好上路。
當天夜晚,來到胙縣地面,跟一老農說明了來意。善良的胙縣老大爺耐心勸導,“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么大的個子,干點兒啥不能活”隨后就將他收留、窩藏。
過了一年多,朱溫攻討兗鄆二朱,以長子朱友裕為濮州刺史。朱友裕招兵買馬,華溫琪欣然前往,被任命為下級軍官,很快又升為騎兵指揮官。隨后,華溫琪累功升遷,官至棣州刺史。
棣州常年遭受水患,百姓不勝其苦。華溫琪奏請移城,解決了困擾當地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朱溫頗為滿意,為他立記功碑。
其后又力挫河東李存勖,累功升至晉州定昌軍節度使。
在晉州任上,華溫琪犯了事,搶掠民女,民女的丈夫上訪告狀。當時的后梁皇帝朱友貞罷免了他的節度使,召他進京,改任為金吾大將軍,剝奪了華溫琪的實權。朱友貞無比痛心地對他講“我若依法嚴懲你,則是不念勛舊若偏袒庇護你,則是不愛惜百姓。當個皇帝容易嗎我太難了”
華溫琪聽到之后,羞愧地無地自容。
朱友謙叛梁歸晉的時候,頗有才干的華溫琪得以重啟復出,被授予汝州防御使、耀州觀察留后。
“莊宗入洛”,華溫琪前來朝覲,歸順后唐。李存勖改耀州為順義軍,以華溫琪為節度使,并賜予“推忠向義功臣”榮譽稱號。
消滅前蜀后,改為秦州雄武軍節度使。
李嗣源稱帝后,華溫琪自秦州入覲,然后主動要求交出秦州雄武軍,請求在京為官,等于主動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