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年2月,穆宗到懷州附近打獵,成功獵到一頭熊。平時獵到鵝、鴨,都要徹夜痛飲慶祝一番,這次獵到毛熊,不用說,穆宗喝了一個酩酊大醉。
然而可能是獵到毛熊實在太過于興奮,大醉中的穆宗突然“詐尸”,半夜里醒了過來,隨后就“馳還行宮”,突然回到行宮后,他又覺得有些餓了,于是便要吃宵夜。
行宮里的近侍、廚子聽說穆宗白天獵到熊并喝醉后,就習慣性地認為他一兩天之內——起碼今天晚上是不會回宮的,也就沒有留人值班。這可闖了大禍了!要知道,東兒只是遞筷子時慢了一步,就慘遭誅殺,現在居然要讓皇帝陛下忍饑挨餓,活膩了吧?
廚子們從被窩里跳起來,渾身顫抖著,手忙腳亂地燒火做飯。
穆宗氣呼呼地等了一會兒,酒勁兒又上來了,于是就要睡個回籠覺,他也是死催的,臨睡前惡狠狠地對侍從們說道:“你們等著,等我睡醒了再跟你們算賬!”說完就倒頭大睡。
侍從們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一個個面如土灰。完了玩了,陛下最近特別迷戀千刀萬剮,動不動就剁成肉泥……
既然橫豎都是一死,那么……一個叫“小哥”的近侍、一個叫“花哥”的仆人和一個叫“辛古”的廚子,以及另外三位沒有留下名字的隨從,六人懷揣利刃,端著食盤,以送外賣的名義進入穆宗臥室。穆宗就這樣被弒殺了,享年39歲,過早地離開了我們。
先聲明一下,所謂的“遇弒”存在諸多疑點,很可能不是一場意外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逆弒君,后文詳述。
歷史上關于穆宗的評價基本沒有什么爭議,清一色的差評,《遼史》甚至以他死得漂亮來做蓋棺定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穆宗也沒有壞透,也說過幾句人話,辦過幾件人事。
比如被保健品坑害后,及時幡然醒悟,將女巫肖古射殺;酒醒之后,在下一次醉酒之前告誡群臣,說自己喝醉之后說的話不算數,還讓群臣一定要多多勸諫自己;還廢除了鷹坊的刺面、腰斬之刑,以徭役代替,不知鷹坊的倒霉蛋們之前到底哪里惹到了他,總之被廢止了,原因是那一天穆宗獵到一只鴨子,心情愉悅……
收獲獵物會讓穆宗化身散財童子,而被攪擾獵場的穆宗就會化身魔鬼下凡,于是“愛民如子”的穆宗下達過一道詔書:凡是我要游幸的地方,務必提前高立標識,讓百姓滾遠點兒,否則死啦死啦滴。
還有一次,久旱不雨,穆宗就立在船頭祈雨,并說如果不下雨就一直站著,直到下雨或自己駕崩,結果上天被感動,應聲降雨。
《遼史》用了二十個字總結了穆宗的十八年:荒耽于酒,畋獵無厭,賞罰無章,朝政不視,嗜殺不已。
事實上,穆宗的“躺平”只是一種手段,他不是擺爛,他也想掙扎自救。即便是《遼史》這類正史,也與事實存在一定偏差,或是粉飾或是抹黑,穆宗恰恰屬于被抹黑的一類。等我們后文梳理更多的細節,就會發現穆宗其實沒有那么不堪。畢竟……書寫這段歷史的人,就是弒殺他的嫌疑人,后文詳述,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契丹國志》痛心疾首地發出疑問:太祖、太宗櫛風沐雨、虎視中原,怎么到了世宗、穆宗這里就突然轉變畫風了呢?隨后無奈地給出解釋:也許是上天不佑大遼,否則怎么生出這么個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