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看著眼前的沈建設,心里是覺得有些丟人的,到他們這把年紀,孩子歸孩子,他們歸他們。
這臭小子自己犯錯,還得帶上他們,就有些過頭了。
都說關起門來,收拾孩子不誤事,她也這么覺得。
雖然和孫家人關系好,可是家丑不可外揚,多個人知道,多丟一份人。
沈母在屋里呆了一會,覺得身體暖和了,就走出去,到了廚房。
在院中,還弄了一座碩大的冰窖出來,透亮耀眼的小冰屋,跟電視上看到的北極冰屋似的,用一塊塊的冰磚,堆砌起來的一座小小水晶宮殿。
冰窖的每一塊冰磚都晶瑩剔透,棱角分明,堆砌得整整齊齊,透出絲絲寒氣。
不禁駐足,細細打量這巧奪天工之作。
冰墻上偶爾有幾滴水珠滑落,發出清脆的聲響,宛如天籟之音。
冰窖門口掛著一串冰凌,隨風輕輕搖曳,這是深冬,東北都有的大冰箱。
冰窖里,掛著一燈泡,走進去透亮的很,里頭放著木板搭成的架子,架子上放著各類肉食。
原本怎么樣的還保持著啥樣,讓沈母感覺到了久違的年味。
揉搓著雙手進了廚房,廚房外掛著很厚的防風罩,屋內熱火朝天。
彌漫著火熱的氣息,一燒火,整座屋子,都變得熱乎起來。
廚房內寬敞,還擺了幾箱的土壤,箱子里頭種的是來年開春才能見到的新鮮蔬菜瓜果,韭菜,韭黃,黃瓜,茄子,生菜…還有綠油油的豆芽。
這可是冬日里少見的一幕,利用室內溫度,搞冬日種植,這可是一項有意思的事。
看著就走不動到了,對于華國女人來說,種地,是自帶基因烙印的,看著人家把地種的這么好,不由得升騰起羨慕之情。
從退休后,她就一直想種種地,可一直沒機會,京都寸土寸金,到處都是屋子,想自己開墾一塊菜地出來,有些夠嗆。
她父母住在郊外,空著的地倒是不少,奈何懶得跑,太折騰了。
廚房收拾寬敞明亮,一側整齊地碼放著幾個大木箱,箱內鋪著黑色帶著顆粒的肥沃的土壤,土壤上綠意盎然,這在別處都難得見。
小小的綠色世界被巧妙地安置于此。
韭菜葉寬厚鮮亮,韭黃嫩黃誘人,黃瓜藤蔓纏繞,掛著幾根尚未完全成熟的翠綠小瓜身。
茄子則挺著圓潤飽滿的紫色身軀,生菜葉片層層疊疊,宛如翠綠的波浪。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盆盆綠油油的豆芽,細長的芽苗破土而出,生機勃勃。
沈母輕輕撫摸著這些蔬菜,眼中閃爍著興奮,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
“孫姐,你這菜種的可真好,要不說勞動人民最有智慧呢,冬天想出屋內種菜,太有才了。
往常,一入冬,不是凍大白菜,就是土豆,白蘿卜,有了這些菜,這嘴里都不會淡了。”
“害,沒事瞎折騰,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本來就想試一試的,沒想到還真就給種活了。
今晚咱們吃黃豆燉豬腳啊,前一陣才殺的豬,今年的豬可大咯,足足有六百多斤呢。
妮妮他們走的前一陣時候,我特意和老孫去買的。
做成了臘肉,臘腸,給他們帶去。”
“那可是大豬了,這豬越大肉越好吃,這養豬的人家,真會養活。”
沈母邊說邊想象著那肥美的大豬,嘴角不自覺地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