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我在這鄉下吃苦受罪啊,你羨慕我,我還羨慕你呢,兒女成群,陪伴在你們的身邊。
有事招呼一聲就成,城里頭不比我們這鄉下方便啊,人多也熱鬧。
我們這去城里來回都得個把小時,不方便得很,山溝溝里,有啥好羨慕的,羨慕這三瓜兩棗啊?”
“那這也是一種羨慕,我倒是覺得城里沒啥好的,人多,但花銷也大。
住鄉下多好,有自己的屋子,門前還有幾畝地,自己自給自足,弄弄地啥的,多好。
城里現在的菜,都打農藥啥的…吃著不放心。”
坐在灶臺邊上烤火,看到旁邊放著的農家地瓜,沈母熟練的撿起地瓜,往火力放。
這種土灶烤出來的地瓜尤其好吃,甜蜜多汁,烤出來就糖心的,金黃的薯肉泛著誘人的光澤,散發出陣陣香氣,仿佛能溫暖到心底。
沈母小心翼翼地用火鉗夾地瓜,把里頭的烤番薯夾出來。
烤好的地瓜,外頭裹著一層碳灰,輕輕剝開外皮,露出里面金黃色的薯肉,大口咬下,熟悉的味道,在舌尖彌漫開。
吃起來就跟喝蜂蜜板栗一般,粉糯香甜,是鄉下特有的味道,在城里的農副食品站,都不見得買的到這種香甜軟糯的地瓜。
鄉下種植的地瓜不放化學肥料,也不打農藥,個頭大,產量也非常的可觀。
沈母抬起頭,問了一句,“現在孫哥的情況怎么樣?
妮妮舍得離開,到國外去嗎。”
“現在情況好多了,已經扼制住了,沒有在惡化,還好轉了一些。
妮妮也放心了,建設隔三差五給他針灸,配藥…多虧了他。
要是我一個人,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妮妮馬上也畢業了,就差那么幾個月,不去,太可惜了。
畢竟花了那么多錢,漂洋過海那么久,不把畢業證拿到手,不是白費這么幾年了。
我和她爹的意思也是,讓他們先畢業再說。”
“他們的想法,是畢業后,就不打算出去了,守著我們倆。
說在村里創業,搞個農家樂啥的……”
“妮妮這姑娘,真孝順啊,孫姐,你是個有福氣的,要不說呢,羨慕你呢。
妮妮也是有心了…年輕人有孝心,別攔著。
現在的農家樂,辦的好,也不少賺錢,賺錢多著嘞,還能陪著你們,我覺得這事挺好的。”
其中的困難,沈母也曉得,但比起別的,上了年紀,還是覺得承歡膝下,是自己所期望的,害怕孤單和寂寞。
“是挺好的,但總覺得對不住他們,拖了他們的后腿。
為了我們留下來,這山溝溝里,哪有啥前途,盼著孩子考大學。
不就想著他們能有個好工作,不像我們一樣,在地里刨食嗎。”
“不想著他們有大出息,至少有個鐵飯碗。”
孫母說著,眼眶微微泛紅,只是呆呆地望著灶臺里跳躍的火苗。
仿佛那火光中映出了妮妮小時候在田間地頭奔跑的身影,那么無憂無慮。
如今煩惱一片。
沈母抬頭看著老姐妹,見孫母這般模樣,輕輕嘆了口氣。
走到她身邊,默默遞過去一塊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