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年紀大了,日子越過越少,這過年也是,每過一年,他們就少一年,在做減法運算。
在有限的日子里不多陪伴,等人魂歸故土在遺憾,又有什么用呢。
人活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家人,為了孩子,才有存在感么。
錢什么時候都可以在賺,人要是沒了,可就真的沒了。
“欸,欸,回來就好,坐了幾天火車,累了吧。
走,我們回家,家里頭都收拾干凈了。
炕頭燒的熱乎乎的,我還烤了花生板栗嘞。
床單背面也都是干凈的,曬過了太陽。”
家中長輩迎著家里人往外自家走,村里又熱鬧了起來。
沈建設打著哈欠出門,準備組織村里人去冰獵。
就看到了熱鬧的一幕,過去村里那些熟悉的面孔,一時間都聚集在一塊。
剎那間,讓沈建設產生了一種錯覺,自己好似回到了曾經。
還沒有開放之前的大隊生活,也是如此的熱鬧。
“呦呵,建設,你也回來啦。”
“二牛哥,你們…”
“回來陪家里人過年嘞,你大老遠的回來,是不是也舍不得我們這里?
聽俺娘說了,你昨天弄了殺豬宴,可惜我們沒趕上。
等明年過年,我們也整回殺豬宴,但時候你也回來啊,咱一塊熱鬧。”
“就怕你們嫌我煩,哈哈哈,這次回來,不準備走啦。
準備帶著你們爹娘,爺奶做點小生意。”
寒暄幾句,沈建設沒多費口舌,帶著工具走。
村里不少相熟的人,都跟著上來,同他說話了。
年輕人極其多,都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郎,聽了家中長輩的話。
如今把沈建設當成了偶像,遙不可及的夢想。
本村插隊知青,青年報頭版頭條撰稿人,高考狀元郎,名校大學生,杰出優秀企業家…
就是隨便拿出一個,都讓他們驚訝,望塵莫及的。
化身一群迷弟,跟在沈建設身后轉。
沈建設也不嫌棄他們年輕,跟年輕人玩,自己也會變得年輕一些。
男人至死是少年,什么時候,內心都住著一個少年郎。
“建設,你這次回來,真不打算走了?”
“現在賺錢的機會,都在大城市,你有學歷,起點高。
比我們的機會都多,反而回我們這一窮二白的鄉下。
說實話,我是有點不明白的。”
同沈建設說話的,也是村里走出去的一個大學生,滿懷一腔熱血,走出了大山,去了城市,上了大學。
現實卻并非他想象中的那樣,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寒門貴子,讓他切身的感受到不切實際。
如今的世道,寒門出身的人,更難實現理想報復。
他們考上了大學,卻發現,身邊的同學,大多是城里人,很少是市級以下的。
農村出身的更是少之又少,父母都是城里人,他們一出生就在教育資源集中的大城市。
可以說,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畢業后,身邊的同學也有父母鋪路,家里人安排。
不像他們,四處投簡歷,碰的一鼻子灰,灰頭土臉的。
好像這種就是既定的,極其難逆轉形勢。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