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細雨不須歸的時候。”將詞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獲得的評委老師們的一致好評,觀眾雖然懂得不太多,但也是會分辨,他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這支隊伍歌曲表現力很強,明顯在作品的處理上下的功夫也很大。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表情和肢體的問題了,他們在造型上下的功夫實在是太少了,就沖這五顏六色的頭發,這一點必須要扣分。而且演員們不知道是緊張還是什么,各各肢體僵硬,面部表情也很僵,好像有人拿刀架在他們脖子后面一樣,不太符合那首歌的意境。
突然,伴奏畫風一轉,旋律的節奏突然發生了改變,開始唱第二段了。這首歌的歌詞就這么幾句,是有第二遍的,不然上臺表演的時間也太短了,雖然他們十分想唱一遍就走人,但這不完整。
鍵盤手是彈爵士鋼琴的,各種高難度技巧不再話下,人們發現舞臺上的演員開始跟著音樂拍起了手,站姿和表情開始沒那么僵硬,甚至還有走位動作。而音樂還是那首音樂,只不過演唱形式發生了改變,節奏上也做了調整。
這使得第二段的風格和第一段大相徑庭,和“古韻”也相去甚遠,完全就是現代版的演繹。這讓評委一時之間有有些懵,而觀眾們則接受的還不錯,比起第一段的刻板,第一段還挺有氛圍的。
沒錯,刻板。這已經是唐紅他們這些人將這首曲子所能演繹出的最高境界了,唱第一遍的時候幾乎要了這些人的老命,第二遍會有很明顯的后繼乏力的感覺。唱的越多,暴露出的問題也就越多,于是他們索性只唱一遍,然后下面的時間都用他們熟悉擅長的風格來演繹。
演唱完畢后,觀眾席響起了掌聲。客觀的來說,這是一場精彩的演出,效果意外的很好,人們對他們大膽的嘗試給予的是肯定的態度,也是這種嘗試使得他們在一群中規中矩的合唱中脫穎而出。
評委老師們頭疼了,不管看了多少次他們還是覺得這群年輕人的打扮辣眼睛,于是紛紛把話筒傳給楊如水。楊如水十分自然的接過了話筒,表示演出十分精彩,對作品別出心裁的處理也很有新意。
因為第一段他們唱的太精彩了,于是評委也就沒有怪這群年輕人太跳脫,楊如水也對這種“古學今用,中西結合”的理念給予了肯定。只是挑出了一些造型上的不足以及夸一通作品上的處理就放他們走了,最后那群年輕人一臉懵逼的下了臺。
“哇,糖糖,我沒聽錯吧,他們夸我們了耶。”陶桃下臺后拉著唐紅的手,表情夸張的說道。而其他也是面面相覷,十分驚訝的樣子。連評委被他們的神操作折服了,這是要上天啊,簡直不要太玄幻。
然而唐紅并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剛才站在臺上的時候,楊如水就注意到了她,而她自然也看到了楊如水。唐紅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