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家伙對于“舒克和貝塔”的故事可以說是相當癡迷,看見任何小動物都會先對照著其中的形象先在腦子里過一遍,要是沒有就會興致缺缺的不再多看,遇到類似貓、老鼠之類的就會幫它們把角色安排得明明白白。
甚至有時候還會為了小動物的角色發生爭吵,比如小區里有個妹紙養了一只倉鼠,有一天帶小倉鼠從寵物醫院回來,剛巧被兩個小家伙發現了,于是就纏著小姐姐要去她家里玩兒,然后在小姐姐家里還因為倉鼠到底是“菲菲”還是“臭球”吵了起來,一度弄得小姐姐一臉懵逼。
當然,好東西自然是要與小伙伴們分享的,小區里年齡在四歲左右的孩子有十多個,經常會在五點鐘左右一起“聚會”,可惜兩個小家伙的口齒還不太清楚,要想把一個童話故事講明白,還是太為難他們了。
于是兩個小家伙就整天纏著王梓雯,催她的畫稿,嘴巴別提多甜了,王梓雯眉毛都笑彎了,終于花了半個月時間,把第一冊畫稿完成,但也僅僅只有兩個小故事。
這下兩個小家伙可算有了炫耀的資本,拿著王梓雯的畫稿就開始跟小伙伴們分享,頓時小伙伴們都被兩只小老鼠的故事所吸引,一份畫稿鋪在地上,周邊一群小伙伴圍著看。
年齡大的孩子嫌棄看得慢了,而年紀小的孩子還沒看完卻發現剛剛看的故事不見了,于是委屈的哭了,一邊的父母都奇怪,怎么了這是?剛剛不是還好好的嗎?
一問才知道,無奈畫稿就這么一份,總不能從人家孩子手里搶來吧?不過沒關系,不就是一份畫稿嗎?買就是了,能住在湯臣一品的,那都是巨富,別說一份畫稿了,大家湊一湊,魔都迪斯尼都能買下來。
可是大家找遍了所有的圖書館跟網站都沒有發現這份畫稿的蹤跡,這,家長們可就坐了蠟,小孩子一個勁的哭鬧,最終問過大一點的孩子,才知道,原來這份畫稿是手繪,是出自王梓雯的原創。
王梓雯當時正在家里趕畫稿,結果一開門卻發現一群家長正堵在門口,請進來,這才知道大家的目的,不由驚了個呆,怎么才一天時間,好像大家都知道舒克跟貝塔了?
李沐想了想:“要不,我用復印機試試看吧,顏色可能會有些失真,不過小孩子看應該沒什么問題。”
“這個主意好,我們怎么就沒想到呢!”家長們驚喜的拿著復印的畫稿離開了。
回到家,自家寶貝自然是欣喜異常,不過作為父母第一是好奇什么樣的畫稿會引起自家寶貝這么大的興趣,其次也有些擔憂,要是畫稿有些不太適合小孩子看的內容該怎么辦?
于是,在自家寶貝看完之后,家長們也開始翻開畫稿,結果一打開就忍不住被畫稿中小老鼠的卡通形象吸引了,跟他們想象中的兒童不宜畫面完全不同,這份畫稿的故事簡直太勵志了,特別是舒克出生在一個環境不好的家庭,卻不愿意背負“小偷”的罵名,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
漸漸的,家長們還發現,這雖然是一本童話畫冊,實則暗藏了許多批判現實不良事跡的小故事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