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原先也并沒有在意,直到他在小區的業主群里見到有人把畫稿的掃描件發到群里,這才意識到,可能要準備注冊版權了。
王梓雯只是當做興趣再畫,不過隨著每次帶兩個小家伙出去遛彎兒,大家對她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于是王梓雯就更有動力了。
“哎,要不咱們把兩只小老鼠的故事做成動畫片吧?”李沐一想,反正動畫工坊現成的資源放著,不用白不用。
動畫工坊收到王梓雯的畫稿,先是一臉懵逼,因為之前做的一直都是成人國漫,這種明顯少兒風的動畫,他們還真是沒接觸過。
不過既然老板發話了,底下人也只能硬著頭皮干了,好在有王梓雯的畫稿在,風格已經定型,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好辦了。
前后不到兩個月時間,第一期動畫就做出來了,配音方面也找到的國內比較有名的配音演員,不過關于聲優這一塊華夏的確是落后日本許多,主要還是不夠專業,畢竟在藝校里,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都是奔著進電視臺當主持人去的。
不過少兒動畫,對這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太高,足夠用了,最關鍵的還是播出平臺的問題,這部動畫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一集才幾萬塊,不過這類少兒動漫要想在電視臺或者網站賣出高價也是癡人說夢。
李沐雖然沒打算靠這個賺錢,不過虧本的買賣也是絕對不會做的,跟央視少兒頻道的協商并不是很愉快,對方一集一萬塊的價格加上傲慢的態度實在是讓人惱火,無奈李沐只好透過河老師的關系找到了芒果衛視,芒果衛視看了片子之后,很爽快的以3萬元每集購入,當然里面肯定有一些李沐的人情在里面。
網絡上,李沐并沒有急著上桿子,這時候放上去基本也是白菜價,還不如等芒果衛視先播出之后再談條件。
至于“舒克和貝塔”能不能火,李沐心里其實還是有底的,雖說故事結構是二十年前的老底子,不過李沐在其中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并不會讓孩子們看著覺得有斷代。
其實當下的少兒動畫片更多偏向于無腦低齡化,解決問題基本靠的不是主角的智慧,而是各種稀奇古怪的道具。
而李沐這一版的“舒克和貝塔”加入了許多海爾兄弟的元素,不僅能帶領小朋友們領略國外的風土人情,還有許多巧妙的知識點,比如在一集當中,舒克跟貝塔來到了一座懸崖下,要利用一根麻繩跟懸崖在太陽下照射的影子,計算出懸崖的實際高度,然后才能借到足夠長的繩子把貝塔的坦克拉上去,一些家長看了都覺得“漲知識”。
很快,“舒克和貝塔”的收視率也嚇了芒果衛視一大跳,居然比一般的綜藝節目收視率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