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忖了一下,朝諸多留守將領說道:“李應哥哥、朱仝哥哥、楊志兄弟、李俊兄弟壽張一戰,你等援救及時,不過也是損失頗多。今番你們立得功勛,可有何思量與要求?”
李應呵呵一笑,說道:“多謝主公關心,救援自家兄弟,份內事耳。有何可說的?”
楊志卻是面色大喜,躊躇了一會,開言說道:“主公,多謝主公將梁山大事托付于楊志,自任梁山守備營正將以來,楊志日夜操練兵馬,不敢一日懈怠。如今我守備營兵馬嫻熟,士氣旺盛,楊志懇請主公帶我守備營縱橫疆場,殺敵立功。”
“哦?”宋時江不由得抬頭望了楊志一眼。他知曉楊志一直心存廝殺疆場,建功立業,重振楊家雄風心思。這是楊志一輩子的心思,追求所在。當初讓他做梁山守備營正將是看其心思細膩,小心謹慎,精明能干的性格所在。確實,也得讓他實現心中抱負罷。
宋時江想了一想,點點頭說道:“楊志兄弟,你等功勞某俱看在心里。如此,諸位,某今日先行做得一些調整,以彰諸將功勞,我命令。”
“在!”眾將齊吼。
“命:楊志為馬軍第九營正將,領兵一千六百員。”宋時江振聲說道。
“是!”楊志大喜,鄭重下拜,說道:“必為主公縱馳疆場,殺敵斬將,雖死不悔。”
縣衙內一片喧嘩,上前請戰者無數。
最喜出風頭的雙槍將董平絕對是不甘于人后的,他竄到了最前方,大叫道:“主公,我等現在就去無鹽,但許我董平數千人馬,我幫主公拿了無鹽。”
李逵也嚷道:“都去都去,為甚就你董平去,大伙都去,拿回無鹽,封個將軍當當。”
宋時江見得麾下群情激昂,也是甚為高興,知曉軍心可用。不過,他卻是朝神機軍師朱武點頭,說道:“朱武兄弟,聽聞這幾日你與吳用趙云張遼等兄弟在黃巾俘虜中細加詢問。身為參贊軍機,不若就由你與眾弟兄交代下當前我東平形勢。”
神機軍師朱武聽得主公點名,于是出列,四方拱手,面帶微笑,卻聲音清朗說道:“主公,軍師,諸家兄弟。主公有托,命我與眾弟兄交代東平形勢。然交代東平形勢之前,請允許我說談些許天下黃巾賊勢。”
朱武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黃巾者,農民軍也。桓靈以來,朝廷不振,外戚宦官當權,世家不顧百姓生死,土地兼并嚴重,民不聊生。巨鹿張角因遣弟子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稱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十余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中平元年,張角起事,一月間席卷七州二十八郡,勢如破竹。后因有大漢名將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人鎮壓,歷時五年,方而撲滅。然……”
“然黃巾余孽依舊四方逃竄,轉戰八面,有黑山、白波、黃龍、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之徒,并起于山谷間,不可勝數,此起彼伏。我兗州亦是黃巾余部肆虐之地,前番壽張、范縣皆是我等從黃巾賊手中奪回。”
“而今,趁我關東二十鎮諸侯舉兵赴洛陽討伐董卓之際,兵力不足,我兗州黃巾之亂復起,肆虐尤甚。蓋因原兗州渠帥卜巳大將張伯、梁鐘寧部勾結青州黃巾,攻府占縣,裹挾百姓,號稱百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