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也回禮,笑道:“宮卻是回來晚了,未曾聽得方略,甚為可惜,唯乞復言啊。”
宋時江左右盼看帳下軍師,叫道:“公臺,我軍方略你自會知曉。但不知濮陽一事如何了?速速說來。”
陳宮大笑,捉狎道:“陳宮該罵,不見主公之急也。”他朝宋時江拱手,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婚配一事成矣,納采已成,問名相合,只等納征,請期,親迎矣。”
納征,即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等。古代納征多以鳥獸為禮,上古時聘禮須用全鹿,后世簡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禮文》中記載:“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詩經?召南?野有死麋》中說:“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寫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為古代納聘多執雁為禮,故送聘禮又叫“委禽”。當然,古代納征也并非全用鳥獸為禮,象《衛風?氓》中所說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就是以布為聘禮的例子。后來,納征的禮儀越演越繁,成為六禮中禮儀最繁瑣的過程之一。請期,即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后,備禮去女家,請求同意結婚的日期。現在民間俗稱“提日子”、“送日頭”。
眾謀臣聽得陳宮如此一說,俱歡聲大笑起來,說道:“恭喜主公,我等終得主母,候得世子,軍心可安,基業可續矣。”
“好吧、好吧。”宋時江苦笑搖搖頭,這些謀臣呀,一心只想的是他早些婚配,早些生下嫡子。不過他內心確實也是滿心歡喜,不過他只是歡喜于終于可以得到自己喜愛的女子了。那大喬,那絕美容顏霎時浮現于他心頭,呵呵,真真嬌憨、溫婉還有刁蠻、潑辣。奇怪的,性格百變,不過,我喜歡。
他抬起頭來,對陳宮說道:“如此,那后續納征,請期,親迎諸事,也辛苦陳公了。”
“那是自然。宮既已做賓相,自然負責到底。主公就等著抱得佳人歸吧。”陳宮撫須,清雋面容滿是笑意。
“婚期不用過早,等某奪回東平,清平郡國,再去迎娶正好。陳公估算一下。”宋時江說道。
“遵命。”陳宮回答。
……
時間飛快,已是宋時江回壽張的第四日,忙忙碌碌把一切事項安排妥當,宋時江終于決定兵發無鹽,奪回郡治,讓自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東平相了。
兵發無鹽之際,宋時江還有一事要做……
是日正午,艷陽高照,萬里無云,天和氣朗。看那壽張北城門外,那數日前廝殺慘烈的戰場舊址上,已是搭起三層祭臺,臺上鋪設七寶三清圣像,羅設二十八宿一切星官主宰;臺后兩塊猩紅錦布遮蔓,高約數丈,寬亦數丈,四周鮮花環繞,神像赫赫,靈位森森,香煙裊裊,燈火熠熠;壇場外,旌旗獵獵,幡影飄飄。
入云龍公孫勝一身青色八卦道袍,頭挽道髻,腳穿六耳麻鞋,身背松文古銅劍,手持白練拂塵,配上滿臉絡腮胡須,端得是儀表堂堂,道貌仙風。其作高功,站與臺前,主持祭典。臺下宋時江為首;盧俊義居中,吳用、荀攸居左,郭嘉、陳宮居右,五人列為次排;往后趙云、張遼、林沖、關勝、高順、秦明、呼延灼、董平、魯智深、武松、典韋列為第三排;其余將佐依次排列站于身后。眾人俱手持三炷香,眼觀鼻,鼻觀心,肅穆站定。眾將佐身后是數萬護衛軍將士,昂首挺胸,鮮衣亮鎧,軍容齊整,縱橫分明;再往外就是簇擁著難以計數的壽張鄉老百姓,密密匝匝,人頭攢動,人山人海,不過卻是萬籟俱寂,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