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曾言,我乾元城將遷都,而遷都所定之位,卻還并沒有決定。
既然其他人都沒有提出異議,那就足以說明劉伯溫的想法已經是其中最好的一個。
聽到周元的話,正議論紛紛的眾多大臣,一個個全部都閉上了嘴巴,面色甚至帶著幾分駭然。
所以他們并不知道。
眾臣一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必然是陛下不知道從哪兒招來的一位民間人物。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對于這件事情他頂多只能提出一個意見,
至于說讓陛下采納,自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對于陛下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扣分點。
能夠解決這件事,足以證明此人絕對是有極大的能力的。
所說的一切全部都是行的堂皇大道,非常合他胃口。
這六部尚書之一的位置,可以說非他莫屬。
所以除了這些之外,爾等就不需要再說什么其他的意見了。”
不過不論如何,既然陛下攤派了這樣的任務,那他就必須完成。
趙巖畢竟是一個刑部尚書,從未插手過關于政務之事。
不會再有任何更改了。
而上方,周元考慮了一陣,問道:
周元就坐在帝座之上靜靜地聆聽著,雖然他對于遷都的想法已經有了決定。
賈詡算一個,但此人讓他佩服的地方并不多。
諸葛亮緩緩開口。
但是如今的乾元城,已經不足以支撐承載這座大船了。
本來他就已經非常的擔憂了。
雖然說有一些幕僚會其中的門道,但是想要操控這么大的一個工程,還是多少有些為難他了。
不過周元也知道。
今日諸位可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想法全部都說出來。”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明白,雖然說現在的乾元城,是大乾上百年的國都。
本該由工部掌管的新都城之事。
這對于周元來說,已經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不出他所料,大部分的建議,都希望他能夠遷都到大魏境內所在。
能讓他佩服的人不多。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劉基,參見陛下!”
見禮之后,劉伯溫站起身來。
諸葛亮和劉伯溫不同。
然,我大乾雖有極廣的土地,卻無能鎮守土地之臣。
身形之間,頗帶幾分儒家書生氣質。
因為他自認自己還是有些本事的,并不是誰都能代替自己。
所以抱著這樣的心態,諸葛亮也連夜準備了一封奏疏。
畢竟如今的大乾人才濟濟,如果他無法接受這件事情的話,那么想要爬起來,那可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了。
趙巖的想法非常簡單。
聽到周元的話,大部分的大臣都面面相覷,同時開始議論紛紛。
畢竟眾所周知。
可是著實把他嚇了一跳。
聽了一陣之后發現并沒有其他的建議,周元就繼續開口說道:
“昨日,孤與我大乾左右丞相六部尚書以及一些重臣,在御書房之中進行商議。
雖然對方是國士。
要知道,遷都之后不光陛下會前往新的都城,就連他們必然也是要進入新都城的。
只是這確實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確定具體的方案。
而且,明朝新建,諸多事情都是由劉伯溫進行處理的。
如果給他多一些時間的話,或許他會更加準備的充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