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下午的同里湖,閑適,慵懶,輕風幺幺,碎出粼粼波光,偶爾有舟船浮過,慢悠悠的,不知何時來,也不知何時離,間或有船夫興起,嘹上幾句漁歌,驚出鴛鴦數只,鳴著不滿,低低掠過船舷,又鉆回那搖曳的蘆葦蕩中。
棧橋上,一對少年男女并坐著,影子映在水面,溶成一體,一群魚兒在影中浮出水面,打著飽嗝。
綰綰依著趙孟啟,把頭枕在他肩上,糯糯的說著,“你若娶我,朝中怕是又會風波不斷……”
“是么?”趙孟啟雙手撐在身后橋面,微微仰著,沉浸在愛河中,通體舒暢,不覺有些懶洋洋的,“為什么這么說?”
綰綰默然了好一會,才輕聲說道,“我阿娘祖上,犯過十惡之罪。”
“嗯?陳思恭?”
“不是他自己,是他祖父……”
隨著綰綰娓娓道來,趙孟啟這才知道,陳家居然家世不凡,還是皇室后裔。
族譜中的第一代,乃是東漢名臣陳寔,出身微寒,卻以才高德重聞名于世,開創潁川陳氏,成華夏名門望族,“梁上君子、陳寔遺盜”這兩個詞便是因他而來。
后代子孫中名人不斷,最顯眼的應該是建立了陳朝的陳霸先,史上對他充滿了贊譽,“從來人君得國者,無如陳武帝之正者。”便是偉人也對他很是欣賞。
順便說一句,他和趙大一樣,其實也是被部下黃袍加身的,但名聲卻要高出一大截,只可惜壽命不夠長。
后來南陳被楊廣滅國后,子孫流散,有一支在江西石城落了戶,躬耕傳家,到了宋代便出了一個名相,陳恕。
宋太宗親自在殿柱上題寫“真鹽鐵陳恕”,真宗為之廢朝舉哀,《宋史》贊其“能吏之首”。
陳恕的兒子陳執中,在仁宗朝也做到了宰相,最后以司徒致仕,同樣是一代名臣。
而十惡之罪,就發生在陳執中的獨子陳世儒身上。
陳世儒的生母張氏是陳執中的小妾,陳執中死后,仁宗安排張氏在道觀出家,陳世儒長大后,便將母親接回家中,但是陳世儒那出身名門的正妻李氏卻與這婆婆不和。
當時陳世儒本是五品的國子博士,很可能是神宗打算重用他,便先外放任太湖縣知縣歷練一番。
就在這個時候,據說在家的李氏當著一眾婢女的面,說了一句,“博士一日持喪,當厚餉汝輩。”
意思就是如果陳世儒的母親死了,那他就能回東京居喪,那婢女們就能得到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