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過門前輪值的伍瓊,趙孟啟才知道,自己居然睡了十五六個時辰。
想來,自己雖然有莫名奇妙的力量,但這具身體還是不夠強壯,連續不斷的戰斗,透支了太多潛力,不得不通過睡眠來緩和修復。
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頓四餐合一后,趙孟啟來到了知縣廳。
得知他醒了,大大小小的官員將領都齊聚而來。
崇國公吳潛,吳江知縣高甲,平江府通判周誠濟等,奉化軍陳驍鯤等,率領東衛前來的曲墨軒,還有三衙派出的殿前司薛晉施懷等,吳江縣的豪紳大戶,把縣大堂擠得滿滿當當。
吳潛憂心忡忡的開始匯報情況,「老臣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颶風將要來了。」
古時人所說的「颶風」就是后世的「臺風」。
趙孟啟前世非沿海之人,所以之前并
沒有想到這個,不過卻也深知臺風的可怕。
原本今年四五月就一直y雨不止,這時候再來臺風,江南大部分地區恐怕都難逃洪澇了。
想到后果的可怕,他不由深鎖眉頭,「吳公,真的是颶風么?」
吳潛緩緩點頭,「前日突然放晴,今日又突降雷暴,便是颶風前來的征兆,颶風登岸,不止降雨會大增,也容易帶來海潮倒灌,江湖之水受到頂托,更是難以泄排,值得慶幸的是,為了開閘泄洪,平江府大部分地區都做好了防災的準備,能稍稍降低禍害。」
從昨日下午開始,太湖東岸的溇港都逐漸打開,經過一夜之后,太湖水位總算穩住不再上漲,可還沒讓人高興多久,就風云突變。
外面的風,從門縫窗隙中鉆入大堂,吹得十多盞燈火搖曳不止,使趙孟啟的臉色更顯晦澀。
「如此一來,受災的可就不止平江府了,水患將禍及兩浙路大部分地區,覆蓋數百萬人。」
「如今,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吳潛有種無力感。
數百萬直接受災人數,那造成的死亡就將有至少數十萬。
另外,大宋早已經引入了占城稻,在江南廣泛栽種,原本再有不到一個月就能收割第一季稻谷了,如果真在這個時候遭受雙重災害,那必然是大面積的糧食絕收。
水災只是一地一時的,總會過去,可如果糧食大幅度減產,那引發的連鎖反應,將給大宋造成更加廣泛而嚴重的災難。
全面大饑荒,大動蕩,大混亂,甚至都不用蒙古人來攻,大宋就將滅亡。
這樣的慘重后果,不止吳潛能推測出來,在場的文武官員也都能夠猜想得到。
「這可如何是好……」高甲六神無主,即使他只是個想混日子的庸官,那也得社稷安穩他才有得混啊。
「兩浙乃我朝之腹心,若遭此大難,將舉國動搖,恐有不忍言之事。」周誠濟同樣愁苦不已。
曲墨軒的大黑臉上滿是憤恨,「狗入的賊老天,非要在此時翻江倒海,難道是一點都見不得人間太平么!?」
魯家家主,也就是魯尚明的祖父,是個老學究,見曲墨軒大罵老天,有些不以為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之于人無厚,亦無憎,只是為何要降下這樣的災難,難道我大宋氣數……」
說著,他自己卻也難受起來,在超級大災難中,他魯家也難以幸免。
整個大堂都陷入悲觀消極之中,無論在公在私,大宋的存亡對他們都有切身的影響。
趙孟啟沉下心,仔細想了想,如果真有這樣的大災,就算沒有滅亡大宋,史書上絕對會有記載,甚至會列入宋亡的原因之一,但自己卻并沒有相關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