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自昔號盛,四郊無曠土,高下悉為田,人無貴賤,往往皆有常產,故多奢少儉。”
平江府田澤衍沃,有海陸之饒,不止農業發達,絲織、造紙、制船等等手工業,以及商業服務業同樣很繁盛,產生了大量非農業人口。
通常,平江城中的壯年勞動力,一天大致可以賺到兩百文錢左右,而且不僅男人能賺錢,許多婦女也同樣出來做工。
宋代普通家庭,通常每戶都是六口人左右,一個月下來大概能有十五貫的收入,能夠追求相對比較體面的生活水平。
但是所謂民以食為天,總得先生存才能講究生活,在糧價日益高漲的時候,別說是普通百姓,便是小富之家也不敢亂花錢,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
于是,此時的姑蘇城中,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鮮活與繁華。
街道上依然有密集的人流,只是看不到幾張笑臉,也聽不到幾句歡聲,放眼望去盡是愁容滿面。
臨街的店鋪還都開著,卻大多數都沒什么人進去,冷清得很,店家和伙計懶洋洋地倚在門口,面無表情看著街上人來人往,偶爾發出幾聲攬客的吆喝叫賣,也仿佛是應付一般,沒有了以往的熱情,就連插在門前的招幌旗幡也都低垂著,顯得有氣無力。
一些販賣食物的店鋪倒是熱鬧一些,不管是賣瓜果蔬菜的,還是賣魚肉禽蛋的,都時不時有人問詢,然后有些人黯然離開,有些人則一跺腳,咬咬牙忍著高價買上一些。
最熱鬧的還得是糧鋪,從早到晚都擠滿了人,男女老幼都有,大約許多人家都是全家動員,想在限購的情況下多買上一些糧食,畢竟,這糧價一日高過一日。
“娘希匹的,這幫奸商真是黑心,三天前才二十五文,今日就要八十文一升了……”
“黑心?呵呵,他們的心肝早就喂狗了,談什么黑不黑,等著瞧吧,老漢打賭,明日的糧價絕對不低于一百文!”
“這他娘的還讓不讓人活了,老子在貨棧扛一日的活也就夠買兩升米,自己吃都不夠,家里人難道喝西北風去啊?”
一升米換算成后世的重量,還不到一斤半,如果沒有其他蔬菜肉類攝入,此時的成年人每日要消耗兩升米才能保持高強度勞動。
“就是,奴家上有老下有小,就指望俺男人和公公做工賺錢,他們要不吃飽,又沒氣力做工,賺不來工錢又要更慘!現在只能拿出以前攢下的家底來買糧了,也不知道還能撐幾日。”
“俺家還好一點,七口人倒是有四個能做活的,可在這城里,干啥不花錢,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會單單這米就要把人榨干,其他又少不了,哎,還有免役錢這些賦稅也的繳……”
鹽醋茶都是官府專榷,可都不便宜,屬于變相收稅。
“這幾日,我家都是稀粥度日,今天我就喝了半碗粥,現在前心貼后背,餓得慌,也不曉得要多久才能買到米,這幫遭瘟的,把米賣這么貴還摳摳搜搜的……”
其實許多人家都開始盡量節省糧食,除非必要勞動力,否則都是維持餓不死就行。
“一下子讓咱們買夠了,他們還怎么繼續榨油?哎,咱們草頭百姓又能有什么辦法,還是少說幾句,省點力氣吧。”
“俺家那小子去常平庫買糧,不知道那邊什么價。”
“狗屁的常平庫,摻了沙子的陳糧都敢賣七十文,還只能買一升,只求老天爺開開眼,降幾道雷,把那些狗官都劈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