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祖一愣,“這炮難道非用銅么?用鐵行不行?”
趙孟啟不得不解釋,“用鐵也不是不行,我敢肯定,將來的火炮基本都會是鋼鐵的,但眼下鋼鐵質量還達不到要求,只能用銅。”
“什么要求?鐵不是比銅更適合做武器么?如今的刀劍不都全是鐵的么?”馬光祖依然不解。
趙孟啟苦笑,“馬相你有所不知,之所以我規定試炮時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區域,就是因為火炮容易炸膛,也就是像開花彈那樣爆炸……”
費了好一番口舌,才讓馬光祖明白為什么目前無法用鐵鑄炮,趙孟啟才繼續說。
“想要有足夠的銅,第一就是設法恢復大宋境內的銅礦開采量,這需要對朝廷政策做出調整。”
“第二,從別國取得原料,比如倭國盛產銅和硫磺,我朝應該加強對倭貿易以獲取,比如大理也盛產銅,如今被蒙古攻滅,若是我朝能收復大理,不但可自己獲得銅料,又能減少蒙古人的銅料來源,畢竟將來火炮出現在戰場后,蒙古人遲早也會學去的。”
趙孟啟在這里帶一句大理,是因為他本就有這方面的戰略設想,但是大宋內部許多人都反對主動對外用兵。
就比如不久之前,負責西南防御的李曾伯為了破壞蒙古人實施的‘幹腹’戰略,提出了一個計劃,讓成都安撫副使俞興挑選精兵,由黎州越過大渡河,尋機奇襲大理城。
本來這個計劃很有可行性,可是四川那些仕紳聽聞后,群起攻擊說這個計劃是‘經營域外,本末倒置’,還紛紛上書朝廷彈劾。
于是李曾伯不得不放棄了這個計劃,只能呆呆等蒙古人包抄過來捅大宋菊花。
從這個情況來看,趙孟啟估計自己若是要對大理方向用兵,大概也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現在說這個就是為將來埋個引子,好讓馬光祖能站在自己一邊。
“第三,改革我朝貨幣,將銅錢退出市面,如此一來,我朝缺銅的局面將得到緩解,這一計劃,我已經開始著手,馬相您之前執掌戶部,所以我需要您的支持和協助。”
這最后一條,其實才是趙孟啟最主要的目的,說服馬光祖支持他的幣制改革。
馬光祖聽完這三點,眉毛是越擰越緊。
可以說每一條都事關國策,牽扯到方方面面,尤其是最后一條,一不小心就會使整個國家陷入動蕩中。
而燕王顯然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卻仍然打算這么做,也不知道是該說他雄才大略還是膽大包天。
自己若是表示支持,也就等于完全綁上了燕王的戰車。
燕王,真的是大宋的希望嗎?
馬光祖思慮良久,最后下意識望向吳潛,卻見他滿眼意味深長的點點頭。
這時趙孟啟加了一句,“請馬相放心,無論哪個計劃,我都會籌劃周全后,謹慎實行。”
“好吧……”馬光祖長長吐了一口氣,“為了大宋,老臣就陪殿下搏一把。”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