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你你干不干?
肯定不干啊,又不是傻子。
那怎么才能維持好這樣一個成熟且技術水平高的團隊呢?
那就考驗領導者的水平了,大多數人都是在耗材上面想辦法。
骨科的施高朗主任就是這么做的,他感覺自己做的還不錯,最起碼骨科在他的領導下蒸蒸日上。
但有些人認為這樣做不行。
喬開清是留學回來的博士,能力出類拔萃,他之前一直在倫敦大學醫學院工作。
雖然在國外干的不錯,但父母年紀大了,而且死活不愿意離開華國,他近些年萌生了回國的念頭。
在跟協和醫院的領導層溝通后,雙方是一拍即合,他作為高端人才被醫院引進。
施高朗主任為人比較大度,他性格爽朗,對能力強的人一向是高看一眼。
喬開清在得到他的認可后,很快便為其配置了手術團隊,但這也是兩人出現矛盾的開始。
沒多久,有人就來找施主任了,說不愿意跟著喬主任干。
“我跟人家不一樣,他是在國外把錢掙夠了。”這人也不藏著掖著,“我還要養家糊口。”
施主任很快便得知了事情的原因,喬開清做手術的時候從來不與器材商打交道,也禁止下面的人與后者接觸。
他認為以前的方式是在損害職業道德。
施主任覺得他是剛回來,還有些清高,就想著勸勸他。
“開清,你不知道,國情不一樣。”施主任把他拉到一邊說道,“國外的骨科醫生一年的基本工資平均可以達到50萬美金,咱們這可不行”
“你不想想辦法,下面的人恐怕房貸都還不上。”
施主任覺得喬開清會聽勸,畢竟一個人再牛逼自己也做不成手術,手下必須要有一個團隊。
但令他沒想到是,后者非但沒有聽取他的好言相勸,還直接去找了院長。
本來這就是個約定成俗的東西,是見不得光的。
院長會不知道嗎?他知道,但面對喬開清,他只能說他不知道。
施主任一氣之下就把喬開清的手術權限給停了,但后者表示要去找紀委舉報
喬開清現在的要求就是施主任必須要給他配置一個手術團隊,可現在的問題是誰也不愿意去跟著他。
“那大家都不傻,本來一月掙3萬的,現在變成一月掙1萬。”樊玉龍笑道,“所以喬主任現在成了孤家寡人。”
院領導今天又把兩人叫到了行政樓上,但明顯是沒有起到什么效果。
施主任年輕的時候脾氣火爆,盡管現在已經平和了許多,但被人這么一刺激,當下忍不住了,抓著喬開清就一頓爆錘。
后者也不甘示弱,兩人你來我往,連拉架的工會主席都被干了一拳。
“都被停職了,大家都在看怎么處理。”
高風默然,這個事還真不好說誰對誰錯。
施主任的行為明顯是不合規的,耗材用了就是用了,沒用就是沒用,只要記賬了,那就必須把這包耗材給消耗掉。
幾個病人共用耗材的行為,雖然沒有直接損害到病人的權益,但仍存在有巨大的風險,這種風險既體現在道德上又觸及到了法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