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伙子在飛機上嫌棄拉斯克醫學獎的獎金低呢,你說逗不逗?哈哈哈..”
梁鴻。
“爸,那是高風教授和他的助手。”梁鴻無語道,“今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獎的獲得者。”
“啊?那個毛頭小子?”梁知行愣住了。
“這誰能知道啊..看起來就是兩個學生嘛”
“高風教授還不到30歲,目前是最年輕的獲獎者。”梁鴻說道。
“你也不到30,爭取也給得個獎回來。”梁知行鼓勵道,“我看你也行。”
“你直接殺了我算了。”
他現在就是一個小透明,都比不上人家的一根汗毛,別說現實中獲獎了,就是做夢夢到,那都是對拉斯克醫學獎的褻瀆。
頒獎儀式在第二天的上午10點舉行,到場的人員很多,包含了相當一部分的媒體工作者。
除了屠呦呦女士,高風是第二位獲獎的華國人,這自然引起了華國媒體的注意。
劉曉雅是華國國際電視臺北美分臺的一名記者,她提前做足了功課,并早早的來到了頒獎現場。
看到帥氣、高大的高風進來,劉記者眼前一亮,當即走了上去。
“高教授你好,我是華國國際電視臺北美分臺的劉曉雅。”劉曉雅做了一下自我介紹,“可以對您做一個采訪嗎?”
“當然可以。”高風笑著說道。
“您只有28歲,就取得了這樣出色的成果!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天賦,以及不懈的努力,再加上一點運氣。”高風回答道,或者直接開掛,他心想道。
“那您覺得是這三者哪一項更為重要呢?”
“同樣重要吧。”高風想了一下后說道。
“一定要選一樣呢?”
“天賦。”
很多人認為努力更為重要,努力也通常被認為是實現成功的關鍵,即使一個人擁有天賦,如果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發展和運用這些天賦,也很難取得長期的成就。
努力涵蓋了堅持不懈、自律、目標設定和克服挫折等方面,這些品質對于實現個人和職業目標至關重要。
不少人強調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小時候我們學的一片課文:傷仲永,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但其實真相還是比較殘忍的,單憑努力能夠達到的偉大成就幾乎為零。
只有真正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會明白天賦的重要性。
數學的幾何學上有這樣一個類群,叫正多邊形。我們比較熟知的正三角形,又叫等邊三角形,正四方形,又名正方形,從正五邊形開始,后面的正多邊形就很難在生活中看到了。
不過對數學家們來說,越到后面越是刺激。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