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許二爺直接叫出了自己的姓氏,那個女人當時就是一愣。
她看著許二爺,好久才一字一句地說道:“你知道我是誰?”
許二爺聞言微微一笑,說道:“不都跟你說了嘛!我許應智雖然不是什么厲害的人物,但想知道一個人的底細,還不是什么特別難的事兒。”
許二爺說到這兒微微頓了頓,隨后將頭湊到女人的耳邊,故意放淡了語氣說道:“再說了,鳳閣的姚三小姐名頭這么大,我老頭想裝作不知道也難啊!”
鳳閣,也叫鳳門,蘭花門,是下八門當中的一門。
其實,最早鳳門并非叫鳳門,而是叫做木蘭閣。
木蘭閣始創于宋徽宗時期,門戶中雖然多女眷,但也并非一個男丁沒有。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清中期的時候,木蘭閣迎來了最為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門戶中也隨之立下了只收女不收男的規矩,與此同時,木蘭閣那時候的當家也將名字改成了鳳門,寓意明顯,門中一眾皆為女弟子。
至于為什么木蘭閣會突然立一個這樣的規矩,江湖中有很多傳言,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這里面真正的原因,只是隱約知道這一切是和一個男人有關。
說實話,有些時候女人卻是比男人更好辦事,改名后的鳳門很快便開始在江湖中崛起。
鼎盛時期的鳳門勢力龐大,甚至做到了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有鳳門中人。
所以,無論是官商兩派,還是
黑白兩道,在那個年代對于鳳門都是十分忌憚的。
鳳門最輝煌的時期,當屬于清朝中期,算起來也就算是嘉慶年間,據說那時候的鳳門,一門三千女將,不僅個個身懷絕技,更是手眼通天,一度成為了下八門中最大的勢力。
可勢頭來得猛,去得也快,不到一百年的光景,鳳門便開始走了下坡路,直到上世紀60十年代左右,鳳門徹底沒落。
當時鳳門的門主名叫姚馨君,江湖上人稱姚十三娘,她在留下了二十八名年紀最小,樣貌最好的弟子后,遣散了其余眾多弟子后,將鳳門正式更名為鳳閣。
至于后來的鳳閣,幾乎很少在江湖當中出現,也幾乎沒有人在見過鳳閣里的人。
只是偶爾聽人傳言,如今的鳳閣會招來一些樣貌極佳、天賦極好,且無親無故的姑娘,從小就養在鳳閣之中,培養琴棋書畫各種技能、教她們待人接物的各種禮儀,以及特殊時刻,在特殊地點歡愉時的各種動作。
鳳閣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培養出來的這些姑娘,對鳳閣有著絕對的忠誠度,她們自己也知道,當自己學成并走出鳳閣的那一天起,等待自己的命運就是供一些大人物玩樂,僅此而已。
可她們也深知犧牲了自己換來的卻是鳳閣的無限資源,這就是身為鳳閣中人最大的價值,也是鳳閣中人一生中最引以為傲的事兒。
….
不過,鳳閣雖然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
是有一點她們是從來沒有變過的,那就是每一個鳳閣里出來的姑娘都有著同一個姓氏,“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