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注定缺糧的天順五年,每次大朝會,議的最多的,就的如何度過眼前難關。
除了讓商戶們捐糧,或是繼續派水軍去海外買糧云云,總之就是慷他人之慨,不損自己半分。
夏洪棣登基五年,發了3年的賑災糧食,官倉的余糧是不可能夠今年大夏百姓口糧的,有銀子沒糧食,這還不亂套了
衛國公這時候出列“陛下,臣府上,留下夠府里人口吃上一年的糧食,其余愿全數捐給朝廷,雖是杯水車薪,但愿能多讓幾個百姓吃上幾頓飽飯”
這,這,上朝的大臣們沒料到,這把火居然燒到了自己身上。
“好衛國公憂國憂民,不愧為朕的肱股之臣”夏洪棣樂呵呵,他的岳丈真能急他所急啊
“陛下,臣附議,愿捐出家中余糧”
衛國公開了這個頭后,無人敢落下,文武百官們紛紛搶著要給百姓捐糧,這會,捐錢都好不使啊,糧食才是硬通貨。
上行下效,京城里其余勛貴富商也紛紛慷慨解囊,忠勤伯府一反常態,沒有跟風。
翠花這段時間,都帶著府上的小勞動力在大梨村呢,他們忙得不行,不但白日要去田野里抓蝗蟲,傍晚還要幫著攆雞鴨回家。
大梨村小孩兒還能用蝗蟲去袁府換銅板,莊稼地里抓完了,就去林子里抓。
趁著天氣好,翠花讓廚娘把蝗蟲過一下開水,就開始晾曬起來。
這些高蛋白,不僅人可以吃,喂雞鴨也是好飼料。
糧食不夠,肉來湊如若大夏百姓,每家有幾十只雞鴨,有蛋和肉吃,能省下多少糧食
誰說養雞鴨一定要用糧食的除了蝗蟲,翠花還有絕招地龍蚯蚓
“你說啥子閨女,你要養地龍”胡老爹不可置信,這地龍還能家養的
“這地龍要打洞啊,你養不家啊”張氏也不贊成,她閨女怎么異想天開呢
“娘,我打算挖大坑,然后用磚和水泥把坑的底部和四周給抹平,這樣地龍就不能逃跑了。
反正它們吃的就是些腐爛的肥土,連草料都不用,眼下,用這個養雞鴨,雞鴨下蛋或吃肉。
若是這法子成了,咱娘能孵化雞鴨,咱還能不費太多糧食就把它們養大,這等法子要是給獻上去,能救多少百姓啊”
閨女這么一說,老兩口還能不支持沒等張氏發話,胡老爹就最先表了態
“要得,要得,閨女,既然你都想好了,咱們費點事,要是能做成,你爹我過年的時候,可要在祖宗面前好好顯擺顯擺”
這會胡老爹都沒想過要用這些法子換什么好處,能讓農人多點生存的法子,他費點時間算什么
張氏見男人和閨女已經摩拳擦掌了,只能閉口不言,不過想那玩意野生野長貌似都一堆一堆的,應該是不難養活才對。
說干就干,這地龍的養殖大坑,就挖在胡家,一次挖了兩個,長、寬、高兩米的大坑。
胡三牛這個在研發中心燒粉彩瓷的兒子,被胡老爹逮著薅羊毛,加了幾晚的班,把水泥大坑修得平平整整的,還在大坑上給做了棚頂遮陰。
等水泥干透后,胡老爹按照閨女的要求,從莊子的牛棚了,挖了十筐牛糞、十筐雜草、秸稈、枯枝落葉等腐爛而成的黑土,倒入水泥坑內。
再在面上撒了一層細土,還用水澆透了整個糞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