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味道確實不咋滴,也就比茅廁好上一些。
地龍這玩意還是很好尋摸的,不過半日,胡老爹就挖了近十斤,一個糞坑里投放了五斤進去。
幾個小家伙從頭跟到尾,好奇得不得了,原來,地龍還可以家養的,他們對這玩意老熟悉了,釣魚就用的地龍做魚餌。
“家公,這個地龍多久才能長大”小五表示好奇。
“總得兩個月吧”胡老爹不確定,他也木有養過這玩意兒啊。
“地龍人可以吃嗎”小六最關心的是這個
“哎喲,我的傻外孫,牛屎粑粑養出來的地龍,你要吃喲”
“啊,不吃,不吃,小六不吃牛屎粑粑”
“哈哈哈哈哈哈”
其實不然,地龍干在現代也算是一味中藥,只是這會兒還未有用它做藥用的。
翠花這個甩手掌柜,還要求,胡老爹養地龍的過程最好做下記錄,這法子成了,肯定要教授別人的,搞得胡老爹沒奈何,每日把親家趙秀才拉來做文書。
趙家現在巴不得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趙秀才只要下學后,就準時到胡家報道,養殖日記做得那一個詳細。
翠花對胡老爹說,就把地龍當家禽養,不過,這個家禽吃的是屎粑粑和泥巴,要是坑里的屎粑粑和泥巴被吃光了,就要及時續上,還要保障土壤的濕潤和陰涼。
除了交代她爹,對養殖雞鴨的張氏也細細的叮囑
“娘,養大的地龍不能直接喂雞鴨喲,要在水里清洗一下泥土,然后放在大鍋里,煮熟后再切成段喂”
“平日里,雞鴨都不自己在土里刨食嗎這煮熟后再喂是個什么的道理”
“就跟人不能總吃生肉一個道理唄,一般人,吃生肉或者是肉沒熟,吃了后是不是要拉稀的”
“曉得了”張氏表示,她養雞鴨的時候會注意著的,辛苦孵化出來的,還給養死了,不心痛才怪。
“您可別給剛孵出來的吃地龍啊,怎么都得長大個七八日才能慢慢的添加,一開始最好還是吃點米糠啥的。”
“你娘都不傻,養雞這活兒比你干得多”
該交代的翠花已經交代完了,然后,就帶著一群娃娃和一大盆油炸蝗蟲回京城了,書還得好好讀才行吶。
不過十日沒回京城,一回來,翠花就聽到了滿京城官員捐糧食的新聞,好在她心里有數,倒是不著急。
從京城的捐贈開始,上行下效,地方官員也比照著上官的捐贈數額,紛紛出血。
翠花和黑娃,每晚都在翻看各種書籍,他們除了家禽養殖,還要找出,現有條件里更多可食用的食物來。
“海產品,除了魚蝦這類肉制品,比海鮮還容易打撈的海菜也不能放過”
“對啊,媳婦兒,我記得以前還說這個海帶,就是現在的昆布,吃了它還能治大脖子病呢,這種海菜真是營養又飽腹”
“海藻、海石花、紫菜這些也都可以吃,皇后娘娘的蠔油坊多在沿海,這下要大量收購也方便。”
“辛苦媳婦兒了,咱們都給整理出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百姓吃觀音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