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廉租房可以報名了,街坊們,京城戶籍且家中收入,一年低于十兩銀錢的,通通可以去報名咯”
“等會兒,等會兒,慢點說,就是南邊在修的那片房子嗎”
“可不就是那片嘛,老滕,咱們可都符合啊,你家去不聽說一月租子才一百文到一百五十文,十年之內不漲租”
“怎么不去那可是水泥磚瓦房,可輪得到咱們嗎”
“先報名再說啊,沒輪到,也沒啥損失不是”
這一晚,整個京城的貧民都沸騰了,雖然也有極少部分不樂意搬去郊區的。但是,對絕大部分無房、收入又不高的人家來說,這是久旱逢甘霖啊。
天剛亮,京兆府門前那條大街,就排起了長龍,整條街熙熙攘攘,熟悉的不熟悉的街坊都在大聲的攀談著,了解對方條件的同時暗自和自家做比較。
聽到對方比自家收入還低的時候緊張得不行,耳里要是傳來比自家還富裕的也在此列又松一口氣。如此反復的忐忑著,直至看到文書在報名單上,記下自家的名字和戶籍住址才稍微放下心來。
文書們在給記下名單的時候,對前來的百姓們反復強調報名時間為半個月,截止報名日后,朝廷會對這些報名的人家,做基本情況的核實,要把不符合廉租房的要求名單剔除。
尤其強調一些之前還未分家的大家庭,不能借此機會分家,一家子多占幾套房的名額。
這話一說,有的現場承認錯誤,有的不以為然,以為這些不過是嚇唬他們的,照樣我行我素。
報完名后的百姓們,成群結隊的跑去工地上圍觀,以前只是聽說,這眼下,他們可是很有機會住進這些房子里的,從別人家到自己家,感情馬上升華了。
五千多戶人家,一萬多間房子,整整齊齊,站在官道往東西兩側看,震撼自是不用說。
“這真是給咱們住的啊我的老天爺,這房子,修得可太好了吧”
問這話的老頭至今都不敢相信,他家在曾祖那輩也是在京城有房子的人家。可曾祖那代開始就衰敗了,又是養戲子又是好賭的,家里到他爹這輩才還清債務。已經租房住了好幾代人了,遇到這樣的好事,老頭至今都還以為在做夢呢。
“京兆府還能耍弄咱百姓不成說了肯定作數啊,只要你家情況屬實”
“這水泥糊地,可真干凈,墻也干凈,我老婆子能住一晚,死了都值啊”
“灶房你們看了沒還有豬圈和茅房哩,這豬圈不養豬的時候,可以養雞啊,住京城的院子里,哪兒有住這村里便利喲”
“真是恨不得明兒就能住進來,我只想問,有說啥時候公布名單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