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當地人被稱為“豐收之神”,是一種被視為有靈性的食材,印加人對它的喜愛超越了甘薯、木薯等其它根莖類糧食。
豐收的糧食和其他貨物,很快就被儲存到倉庫中了。
這些倉庫在帝國各地建有數千個,排列整齊,建在靠近人口密集的中心、大莊園和路邊。
帝國的官員使用“曲布”,一種用繩索和繩結組成的記錄裝置,仔細記錄他們的庫存。
倉庫是單間的石頭建筑,有圓形的,也有長方形的,建造方式非常統一。
而且他們還懂得,利用山頂的涼爽微風,來最大限度地延長易腐貨物的儲存時間。
還有排水渠、碎石地板和屋頂都有通風設施,以使內部盡可能地保持涼爽和干燥。
馬鈴薯和玉米是帝國倉庫中,占比重最大的儲存食品。普通貨物可以存放兩年,凍干食品甚至可以存放四年甚至更久。
新鮮馬鈴薯含水分足,很難長久存儲,印加人為此做出了濃縮凍干馬鈴薯。
他們利用晝夜溫差,反復踩踏馬鈴薯,析出大量水分,改變其質地,它們能在倉庫中存儲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
凍干馬鈴薯煮熟后,綿密緊致,牙感豐富,還有谷物清香和微酸。
印加官員不但不阻止,大夏使團參觀帝國倉庫,還很是自豪的給他們展示,印加人倉庫的富足和這些倉庫建筑的巧思。
其實阿塔華巴國王,對黃尚書他們贈送的禮物,不是那么的無動于衷。不過,印加帝國經歷過幾輪外來入侵者的血洗,對陌生人的戒心很強。
他們本質上是一個不愛爭斗的名族,喜愛農耕。
對于絲綢這種面料,又輕薄又絲滑,阿塔華巴國王都恨不得,立馬做成衣裳穿上身。
有花紋的瓷器用來吃飯喝水,實在是又好用又好看。這比他們的銅器輕便太多了,彩色的陶器也比不上這種瓷器的美。
但是,最讓阿塔華巴國王喜愛的,還是有著蒼鷹和駿馬圖的宮廷刺繡屏風。
駿馬啊,他可聽說不但能拉車,騎上去走得也很快,他們馴化的大羊駝可沒有這么大的力氣。
大羊駝是印加帝國唯一的交通工具,似鹿大小,高一米二左右,可馱物一百斤左右。是他們的主要載運工具,其肉可食,毛用于紡織。
而且這些刺繡手藝,也不是印加帝國的匠人能做出來的。他看了這么多天,越看越喜歡,兩座屏風都搬進了他的寢殿,他最心愛的兒子索要了幾次他都沒舍得給。
繼續觀察了這群人半個月,等小子們終于能能磕磕巴巴的,同印加人交流的時候,阿塔華巴國王再次接見了忠勤伯、黃尚書與高總兵幾人。
在幾個二把刀翻譯下,印加帝國和這個東方來的大夏國,成為了友好邦交國,相互交換了蓋有皇帝與阿塔華巴國王印章的國書。,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